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今年国庆前夕,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部门开始发售10月3日火车票,各个方向余票充足。9月28日至10月2日,仍有余票。9月27日及其以前预售期内的车票,各个方向余票充足。根据客流需求,铁路部门将于假期增开的100余列旅客列车的车票9月18日已经开售,每日可增加客座能力7万余席。9月13日至18日,铁路部门共发售火车票1.11亿张。黄金假期列车的增开说明了(     
①黄金假期增开列车体现了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②黄金假期增开列车体现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黄金假期增开列车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黄金假期增开列车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1-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伟大载人航天梦想,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北斗导航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铸就了不朽的飞天传奇,创造了彪炳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航天奇迹,正在奔向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全面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则材料中所反映出的哲学原理有(   
①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
②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③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部分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15年10月7日,“吉林一号”卫星“一箭四星”的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八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经历了辉煌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首次实现卫星海上发射、首次业务化应用星地激光高速通信试验成功、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发射成功……这表明(     
①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④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社会治理从“政绩”向“民生”转变的积极探索

2023年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全国各地都有大量游客去淄博撸串。网上的留言说出了众多去“赶烤”游客的心声:那就是去淄博吃的不是烧烤,而是情怀与温暖。

1.淄博烧烤节期间,外地游客众多。对于外地车辆存在违规停车的现象,淄博交警挨个电话提醒移车,而没有直接贴罚单,没有采取一罚了之的做法。网友称,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淄博交警的这一行为(     
A.体现了权责法定的政府
B.是执法部门坚持文明执法的表现
C.体现了智能高效政府的生动体现
2.爆火后的淄博也有困扰,游客暴增、酒店售罄、交通拥堵,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备受考验。为此,淄博市政府需要(     
A.加强监管,为新生消费热点保驾护航
B.依法执政,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C.依法履职,为“淄博消费热”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
D.领导立法,为“淄博消费热”提供法律保障
3.为了守护“人间烟火”的安宁静好,作为淄博烧烤主要区域的张店区不断增派警力加大对夜市、烧烤摊等场所的巡逻力度,提升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大夜市重点巡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A.体现了我国政权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B.表明我国民主具有真实性,是全民民主
C.有利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D.体现了维护国家稳定的对内职能
4.淄博烧烤火了,一跃成为烧烤界的顶流,这一现象从哲学上体现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_________
5.淄博烧烤出圈了,伊扬的鸭货店也成了淄博的“网红景点”之一,然而由于围观的人过多影响了生意,网络上很多不怀好意的恶评,也给伊扬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压力,目前伊扬的店铺已暂停营业。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知识,简要说明我国该如何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6.2023年春天,凭着“烤炉+小饼+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的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了。淄博烧烤价格接地气,人均30多元就可以吃饱,吃法的独特性,服务的周到性,这样的价格服务体系有很大优势;从业企业成立烧烤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共同维护淄博烧烤的美名;政府借助市场之力,开通了烧烤专列,制定了烧烤地图,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弄虚作假和缺斤少两行为,保障饮食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淄博烧烤火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023-10-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超级蓝血月全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天文奇观,是月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完美几何关系所带来的奇妙现象。根据天文学家的预测,下一次超级蓝血月全食将在2037年出现,届时人们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红褐色的月亮在深蓝色的背景下缓缓穿过地球的阴影。天文学家对超级蓝血月全食的认识是基于(     
①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意识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在学习《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这一课内容时,某校高二年级学生收集了一些材料,并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材料一   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神创说。但在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不断地对神创说进行批驳。科学每发展一步,宗教神学就失去一块阵地,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就会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现在对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已经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材料二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模拟人脑的活动来研制出先进的机器人,2023年2月,ChatGPT火爆全网,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不同于以往的AI形象,ChatGPT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用拟人语气和你互动,甚至可以写代码、写脚本、制定商业提案等之前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升级,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意识可替代人的工作”。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病毒、瘟疫其实一直与人类相生相伴,而病毒、瘟疫也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如公元2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发生的伤寒、天花等多种瘟疫事件,导致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14世纪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夺去了约2500万人的生命;等等。这些事实证明了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病毒与瘟疫。同时,探究这些瘟疫事件的发生根源,我们会发现,瘟疫事件多与人类过度干预、开发、利用自然有关。因此,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

材料四   近年来,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跃升新台阶。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双减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 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具体的物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有何关系?我们应怎样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2.纯粹的动物心理能否自发地形成人的意识?意识为什么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3.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4.什么是规律?谈谈你对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看法。
5.“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有同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7.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
8.有人认为,正确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错误的意识不反映客观存在。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9.有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最终电脑可以代替人脑产生意识”。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10.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变”与“不变”的理解。
11.有人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瘟疫抗争只会适得其反。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12.(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双减”政策是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2)为落实“双减”政策,某市教育主管部门面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宣传标语,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不要超过20个字。
13.小组辩论活动:“电脑能够取代人脑”VS“电脑不能取代人脑”。小组商议,确定立场,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活动。
14.综合所学知识,以“人工智能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携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
2023-09-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必修4:世界的物质性(第1单元2.1)
7 . 近年来,儿童生长健康备受关注。专家建议:“在了解儿童正常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家长要注意保证儿童日常饮食摄入营养均衡、保持合理运动频率和充足睡眠,同时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绪状态,减轻压力,避免焦虑紧张。”材料体现的唯物论哲理有(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不满足于对陆地的探索,而是更加关注海洋和太空。然而,尽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却只有5%。对我们来说,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海洋的内部,还有漂浮在海面上难以接近的岛屿。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岛,一位旅行者曾经在这里看到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在冷水中“死去”的鱼在沸水中复活了!后来,科学家来到这里,开始研究该岛。他们发现岛上有一座火山,附近有一个火山湖,湖水很热。也就是说,这些小鱼可能生活在炎热的湖中,已经适应了湖水的温度。火山爆发时,它们并没有直接死亡,而是被带到其他地方,那里的温度非常低,所以它们变得僵硬,直到遇到热水,它们才逐渐恢复了生命。


问题:
(1)鱼的生活习性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哲理?
(2)鱼在沸水中“复活”是否说明有的事物没有规律?
2023-08-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9 . 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023-07-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1世界的物质性
10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
三场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看中国的京津冀,看京津冀里的中国。
◇2014年第一次座谈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座谈会提出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此次座谈会重点指向的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23年第三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新时代进入新征程。此次座谈会明确“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时代变迁,认识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
②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京津冀规划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
③规划引领,区域协同,运用创新精神推动规划与发展的矛盾转化
④先行示范,服务全局,以局部的大胆探索服务于整体的统筹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5更新 | 7450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3年高考北京政治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