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成语言简意赅、富含哲理。下列对漫画中成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②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不懂得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③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客观实在性
④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会增加。相反,工作的复杂程度越高,即不断学习新技能、应对新挑战的需要越高,人的大脑认知能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得越强。这反映了(     
①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是有条件的
④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根据科学规划和技术规范,2022年6月22日10时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天行一号试验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①是广大的航天工作者认识并利用规律的结果
②说明规律存在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又一次具体验证
④充分说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即(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6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属性B.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人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可知性
7 .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上只有不可知之物,没有未知之物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有条件的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有其客观规律
8 . 放眼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草地等,可我们却看不见摸不着“物质”,因为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从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而意识则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这说明(     
①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我们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
③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就在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根本属性
④意识能反映物质并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
三场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看中国的京津冀,看京津冀里的中国。
◇2014年第一次座谈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座谈会提出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此次座谈会重点指向的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23年第三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新时代进入新征程。此次座谈会明确“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时代变迁,认识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
②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京津冀规划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
③规划引领,区域协同,运用创新精神推动规划与发展的矛盾转化
④先行示范,服务全局,以局部的大胆探索服务于整体的统筹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5更新 | 7449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政治试题
10 . 屹立于青岛前海一线6000年之久的“石老人”,在2022年的一个雷雨之夜发生坍塌。“石老人”是一座17米高的石柱,因形态酷似一名老人坐在海中而得名,并被赋予老父亲执着守望女儿的凄美传说。其实,它是一种海岸侵蚀地貌,历经千万年风雨海浪“雕琢”而形成,此次坍塌也是因常年风化、海水侵蚀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传说让石头成为“有故事”老人,“石老人”源于人们充满想象的头脑
②把海蚀的石柱神话为“石老人”,属于通过想象来表达情感的形象思维
③“石老人”在人们的不舍中“坍塌”,说明变化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④千万年“雕琢”一朝断裂,证明事物发展变化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