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近年来,地震时有发生。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球其实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该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12-15更新 | 143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②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③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④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下面是某位同学在上课时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①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君子有常体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⑤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A.④③②①⑤B.④②①③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⑤④③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2020-11-17更新 | 165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二3月阶段测政治试卷
5 . “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要正视问题、着力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掩盖问题。群众天天生活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掩耳盗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这是基于(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按固有的规律运行②在自然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③自然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④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20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经过科研人员刻苦攻关,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国际顶级水平的脉冲磁场实验装置。在脉冲强磁场环境中,线圈与金属材料相互作用,能产生极大的洛伦兹力,在1至2毫秒的时间内将坚硬的金属材料塑造成特定形状,真正实现“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改变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的创造性活动改变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改变物质的具体形状导致了物质世界出现不确定性
④人们可凭借技术条件按照需要改变具体物质形态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0-11-02更新 | 1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脑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物质可以脱离运动而存在
10-11高三·上海·阶段练习
名校
8 . 唐朝诗人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其中“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2020-10-26更新 | 200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围绕地轴永不停息运动的同时,还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不断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给人类带来昼夜交替和四季清楚,并且使我们的家园有了万物繁衍,生生不息的活力,这说明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0 .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是 (     
A.客观实在性B.运动性C.相对静止性D.可知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