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凡能感动欣赏者的艺术,总是在反映对象“境”的同时,相应表现作者的“意”,即作者能借形象表现心境,寓心境于形象之中。在这里,对“意”与“境”理解合理的是( )
A.具体的相关联的“境”是由诗人先天之“意”决定的
B.诗情表达的“意”是对客观存在的已有“境”的反映
C.表达诗人“意”的“境”是具体的、客观的、不变的
D.世界的“境”因关联着诗人的“意”而成为了世界本原
2 . 生物体内无数复杂分子不断地运动着,如果能任意“抓拍”其高清照片、看清某个分子在特定瞬间的模样,将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命如何运作。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低温冷冻电子显微术解决了这一问题。材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创造新规律可以为人类造福
③事物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C.社会现象变化无常,不好把握D.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4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辉。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
③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下图为某中学高三王某同学对笔记本的整个页面进行分区,“记录区”用来在上课时快速记录,“整理区”用来课后归纳重点、补充疑问,“提示区”用来写下整个笔记的提纲或延伸说明。原始的记录一逻辑的整理一关键的提示,这一方法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020-10-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二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必修)试题(沭阳县修远中学、泗洪县洪翔中学)
6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上述论断
①源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认识
②科学把握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证明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印证了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10高一下·黑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关于相对静止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相对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③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④相对静止就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10-04-11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模块考试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