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规律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3-12-02更新 | 846次组卷 | 153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规律是客观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规律可以被创造,可以被消灭
C.规律不能被利用D.人可以改变规律
2023-07-23更新 | 480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知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之所以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是因为(       
A.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是永恒存在的B.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会受到惩罚
C.规律的好坏不同,对人们的影响也不同D.尊重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规律
4 . 早在1922年列别捷夫就预言:非晶态材料的原子排列不可能是绝对混乱的。在凝聚态中的无序并不是单纯的“混乱”,而是破坏了有序体系的某些对称性形成的一种有缺陷的、不完整的有序。后来,大量实验结果都证实了上述论断的正确性。材料意在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物质是运动的唯一特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说法能体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2021-07-19更新 | 194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A卷)
6 .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有其自身固有规律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
④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       
A.物质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界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自然界按照人为联系运动变化D.天地自然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8 . 摆脱你的束缚,在蓝天中遨游,在花的海洋中畅游,挣扎地逃离,快速地逃开,让束缚找不到你,让限制永远离开。这种彻底摆脱束缚的要求(       
①是不符合大自然规律的空想,不能实现     
②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③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一种情绪     
④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由与束缚的对立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根据报道,在青海湖畔草原上地鼠猖獗,把草原挖得到处是洞。原来,当地按照人头把土地经营权分配到个人,牧民们用铁丝网把自己的土地圈起来保护,使得狐狸的活动范围变小,生存空间缩小,数量减少。地鼠也因少了天敌而大肆繁殖,从而损害了草场,使整个牧区的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从中获得的警示是(     
①改造世界不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有效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规律的存在及其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与自然存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句话主要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D.规律是物质运动的必然联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