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2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开始了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这不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材料表明(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航天人的意识可以探索世界奥妙、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航天员只有认识和突破万有引力规律方能完成出舱活动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所携带的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凭借其超轻特性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跑得更远。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有效改变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的创造性活动改变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人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河北段是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主河道总长530余公里,具有显著的地理和人文特色,承载着体现河北文化活力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河北省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在大运河系统性、全方位的遗产保护和文化展示上仍有不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挖掘还不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遗产资源保护矛盾仍较突出,亟须发挥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2022年3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自6月1日起施行,这是河北省第一部关于大运河的专项法规,填补了大运河法治保护的立法空白,为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河北省出台《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4 . 人类战“疫”第三年,新冠病毒仍未停下演化和变异的脚步。完成下面小题。

1.病毒的进化,就像任何其他自然生物的进化一样,是不可预测的,但并不复杂。基本上,它是一个感染机器。学者警告说:“新冠病毒的变异将是不可遏制的。我们为消除其生存需求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将遇到变异适应。”材料旨在强调(     
①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②世界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专家认为,要想阻断新冠病毒的变异,还是要加强基础研究,病毒在变,但针对病毒的基础研究会发现一些“以不变应万变”的机制。“我们可以发现病毒免疫逃逸的机制,既然了解了,就有办法防止它们免疫逃逸。”这启示我们(     
①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意识的能动性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
④规律是能够被认识并不断加以改造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 “奋斗者号”深潜万米,逐梦深蓝;“嫦娥五号”上天揽月,筑梦苍穹;“九章”问世,圆梦量子优越性……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在重大科技和制造领域一步一步实现突破。这说明(     
①意识能够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意识活动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0-15更新 | 785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夫战,勇气也”。“大发渠”,是“时代楷模”获得者黄大发带领团结村村民发扬“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克服客观条件的阻力,历时36年在绝壁上凿出来的“生命渠”,被大家珍惜地称为“大发渠”。因“大发渠”所在地山清水秀,景观迷人,团结村村民又开发了旅游资源,今天的“大发渠”又从救命“天渠”变成了旅游致富“金渠”。解读“生命渠”背后的精神密码,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与其结果紧密相连
③“时代楷模”精神永远是我们的行动依据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年年立春后,即被啼莺占”“谷雨晴时春昼长,鹧鸪啼处百花香”“夏至禾见秒,晷景中天映”…二十四节气讲述着光阴的故事,以一种既宏大又精微的时间刻度,交融着天文与人文、时间与空间、节气与节日,细细讲述先人对时令、物候变化的观察与认知。可见,二十四节气(     
①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运动规律的改造性利用
②实证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超越生活经验的层次,探究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④能够为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唐时,一个冰封大地的寒冷冬日,武则天到后苑游玩,只见天寒地冻,百花凋谢,万物萧条,心里十分懊恼:若一夜之间,百花齐放,该多好。想到这,她面对百花下诏令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从唯物论角度来看,武则天下令“一夜之间百花开”,是因为她不懂得(     
①自然界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③做事情应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④做事情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0-12更新 | 3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漫画《“艺术处理”》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     

①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②坚持求真务实,主观与客观相符
③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循序渐进       
④作出正确选择,正视客观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截至2022年6月29日,“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正常飞行706天,获取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各科学载荷均实现火星全球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突破规律的约束
③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