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2 道试题
1 . 今年4月,贵州新建的花鱼洞大桥被国际桥梁大会(IBC)授予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该奖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新花鱼洞大桥是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该桥摒弃常规先拆后建的做法,提出“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的设计思路,采用造型美观的180米中承式提篮钢管混凝土拱桥替代原来的桁式组合拱桥,实现“水源零污染、景区零干扰”的目标。这说明(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做事要从人们的需要出发,不畏艰难险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
④尊重并利用客观规律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2年以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实施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失业率降低、物价稳定等主要目标。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③源自客观实在的意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④尊重客观实际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2年6月22日,广东清远英德市遭遇特大洪水侵袭,道路被摧毁,房屋、车辆被淹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洪灾发生后,广东人民自强不息、与水抗争的号角在广东大地吹响,正验证了“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③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④要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梦天”实验舱计划在今年10月发射升空。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完成“三步走战略”在轨建造,形成由“天和”核心舱和“问天”、“梦天”实验舱组成的“T”字基本构型。

逐梦的30年间,不懈的创新攻关和努力,造就了筑梦太空的坚实底座和底气。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神舟十四号,从无人到一人一天进入太空再到多人多天进入太空,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再到驻留太空3个月、6个月……中国空间站蓝图的绘就,使飞天梦伸向更远的天际。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载人航天精神,奋力拼搏、接续奋斗,以“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为空间站梦想铺展了一节节向上攀登的台阶。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航天人在创造中国奇迹的过程中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5 . 代餐,即能部分或全部代替正餐的食物,一般具有低热量、易饱腹的特点。最初是为了解决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没有条件吃饭的问题,目前则有向普通人扩展的趋势。如计划减肥,定制一周低脂套餐……应该看到,代餐可以成为平衡膳食的一种补充,但仅靠食用代餐产品并不足以控制体重,甚至可能出现危害健康的情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拥有健康的体魄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把饮食方法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国家要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以推动代餐行业实现斗争性向同一性的转化
③科学减肥既需要坚持适度原则控制能量摄入,又要注重各类营养均衡
④事物都包含着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需要科学认识代餐的功效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2-11-30更新 | 310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20多年,也是西北地区生态治理快速发展的20多年,西北地区的荒漠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许多地区出现“绿肥黄瘦”的景象。西北上演着“由黄变绿”的生态奇迹说明(     
①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应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由黄变绿”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7 . 农谚有云,“七月立秋样样收,六月立秋样样丢”“早立秋,满山丢”“早立秋,灰溜溜”。因为如果“晚立秋”,无论是夏收作物还是秋收作物,都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和热量,作物长势好,产量自然高;而如果“早立秋”,天气过快转凉,作物生长时间和热量不充足,长势受影响,产量就会跟不上。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农业谚语(     )
①意味着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②表明农业生产规律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
③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表明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金文的“器”(如图)字,字形中间是“犬”字,四周各有个“口”字,代表一只狗正在狂吠。“器”后来本义消失,假借为器具。因为器具都能容纳物品,所以“器”也引申为才华,如“庙堂之器”,意思就是有治理国事的才能。“器”也常表示人体中的器官。“器”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变化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人能够赋予现实事物以内在的属性
③意识的形成和变化总有其物质基础       
④人能够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加以利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2年7月20日至8月30日,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强化培训监管守护快乐假期”为主题的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2年暑期专项行动。“双减”任务落地落实减负与提质增效并行,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这一举措说明(     
①人的意识活动支配社会实践规律
②正确意识通过指导实践实现预期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2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施行,意味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再迈一步。从印花税法的颁布和实施可以看出,我国理性推进税收立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创造更有利的投资、交易条件,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由此可见(   )
①上层建筑一旦适应经济基础就会促进社会发展     
②适度原则要求我们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