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需要遵循其内在成长规律。学生的健康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就要在遵循学生群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塑造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双减”政策是如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
2 . 时间有价值,但时间本身无法增值。有“一万小时定律”,从平凡到卓越需经历一万小时的锤炼;也有关于“一万小时定律”的反例,看似忙忙碌碌,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     
①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把握优劣,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正视矛盾,努力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④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向对立面方向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从哲学上看,坚持这一工作基调是基于(     
①正确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
④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漫画《找不对方法,付出再多也没用》(作者∶石松涛)启示我们(     

①掌握和尊重客观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
②要充分发挥能动性推动事物的顺利发展
③要善于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④应重视正确意识对实践发展的支配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疫苗是给健康人用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要秉持科学精神。陈薇院士也表示,疫苗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秉持科学精神,要求(     
①面对未知新型传染性疾病,要遵循客观规律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把科学态度贯穿到疫苗研发的各方面全过程
④坚持科学态度研制疫苗,就能战胜新型疾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万里穿针”技术再现太空。相较于天舟一号,天舟二号增加了“全相位全自主交会对接方案”,“全自主”就是从飞船入轨到交会对接成功,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由船上控制器自主规划完成。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是实现自主对接的前提条件
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④实现自主对接说明天舟二号已经具备了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铸国之重器,赴星辰之约。2021年是我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一年,连续成功完成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从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一人一日游,到神舟十二号的三人三个月游的飞速发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计划驻留太空六个月。这反映的哲理有(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认识的正确性,取决于它有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③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
④事物发展是量变到质变再到新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21年10月16日零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哲学角度看,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说明了( )
①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事物的联系决定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纲要明确指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至此,讨论多年的延迟退休终于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下列原则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小步调整——重视量的积累
②弹性实施——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分类推进——追求真理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④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1-07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0年5月,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开启了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序幕。预计在未来2-3年,我国将进行Ⅱ次飞行任务,完成空间站的建造任务。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但仍然具有客观性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29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发布亮相。北京冬奥会火炬外形极具动感和活力,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北京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火炬自下而上从祥云纹祥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祥云传达吉祥的寓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延续,雪花表现冬奥会特征,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创新。火炬纹样设计既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又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中空开放的设计,蕴藏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哲理与包容:拆装火炬时需要特定角度方能开合,来自孔明锁的东方智慧;两支火炬交接时,顶部可紧密相扣,形似两手相握;火炬选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降低了重量,燃料使用氢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体现出“绿色”办奥理念和科技冬奥成果。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对此次火炬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们认为这次火炬的设计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既有文化传承又有科技创新,中国的文化艺术得到完美展现,体现了“双奥之城”的特点,也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中正确发挥主观能性的相关知识,请回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的设计是如何做到“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请回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的设计对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哪些启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