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9 道试题
1 . 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在深入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风险、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及挑战机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适应气候变化应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这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③尊重自然、顺从自然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的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下面漫画告诫我们(     

①要努力回避前进道路上的挑战和考验
②要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不尊重客观条件,会导致实践失败
④要积极作为,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干旱少雨,草场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相对脆弱。根据这一特点,草原民族发展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生产生活方式,依据气候影响下的水草生长情况,将草场划分出夏牧场和冬牧场,在不同牧场间迁徙,从而实现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材料旨在启示我们(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规律的制约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漫画《机会永远存在,看你如何对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联系是多样的,取得成功要善于利用主客观联系
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④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区分主次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9更新 | 35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5 . 2003年6月,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全面启动,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破题,发起一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在实践中生命力日新又新。2024年2月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在实践中生命力日新又新的原因在于(     
①浙江干部群众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了起来
②20年来浙江干部群众始终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浙江干部群众坚持辩证否定观,循序渐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千万工程”经验上升为矛盾普遍性指导全国乡村全面振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漫画《登山》(作者:陈英远)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因地制宜,取得成绩   
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③急于求成,脱离实际   
④单打独斗,不顾大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一)
7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这种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③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密码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 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漫画《人和钉子一样,失去了方向就开始弯曲》(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适时调整目标才能取得成功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生价值实现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指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更好地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等。中央提出“六个统筹”(     
①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②告诉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均衡处理好以上六种矛盾
③说明上层建筑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④可发挥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3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