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2021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年仅14岁的中国运动员全红婵有三跳获得了满分,总分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在教练的眼中,坚定的信念、超人的天赋,刻苦的训练,成就了全红婵的成功。每天都要坚持练习跳水400多次,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全红婵的成功说明(       
①意识可以无条件地发挥作用       ②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③意识可以创造出现实的东西       ④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1年高考即将在6月7日、8日两天举行。每年高考前,都有很多同学会去祭拜孔子像、文庙等,以此祈求自己能考出好成绩。然而,殊不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平时不努力,再怎么拜也无济于事。材料中该类同学的行为(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证明了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C.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D.没有看到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 . 远在千里之外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烟花”,给内陆省份河南带来特大暴雨,并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河南特大暴雨让人们始料未及,这说明(       
A.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4 . 垃圾分类,被认为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有效方法,也是各地在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管理举措。但是,民众分类意识不足,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以及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造成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这告诉我们(     
①主客观条件的不足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重要条件
③要用高度的热情武装头脑并指导垃圾分类的实践
④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4更新 | 356次组卷 | 37卷引用:青海省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海南州中学,海南州贵德中学)
5 . 许多人总抱怨天气预报员是最不靠谱的人,说多云却下雨,说大雪却没见着雪花,其实,天气预报面对的是一个充斥着蝴蝶效应的混沌天气系统。因此所做出的各种预测,只能是一种概率。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总是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把握事物本质联系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要把制造业带回国”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承诺,但由于特朗普的贸易战,美国的知名摩托车制造商哈雷宣布,“打算将出口欧盟的摩托车生产从美国本土转移出去,从而避免关税负担。”特朗普“要把制造业带回国”的愿望未能实现的原因在于(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规律是人们做事情成功的前提
②片面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   
③特朗普对经济发展规律作了不恰当的改造
④主观愿望脱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实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这些口号(     
A.坚持意识第一性,坚持把神灵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B.坚持物质第一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精神能对世界起决定作用
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
8 .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当今社会,为了避免少走弯路,我们的投资、交通、房市等诸多事情都需要预测。前瞻性的预测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可贵。要进行超前思维的前瞻性预测我们应该(     
①发挥思维能动性,创造事物发展的趋势
②立足实践活动,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
③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④运用合理推理和想象,确保人们的预测科学无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7-31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现已成功拍摄高分影像图片,推动了中国火星探测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这表明(     
①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让科技造福于民
②人类可以创造规律服务于自身的实践活动
③人类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人类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实现对规律的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表明(     
①人们能够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征④改造世界不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