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0 道试题
22-23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1 . 植被是蓄水防洪的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山川植被遭破坏,遇见暴雨,雨水便会不受阻拦倾泻而下,往往只要数小时就会变成浩浩荡荡的洪水袭来。这一自然知识说明了(     
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无力抵御自然灾害
③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④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
2 . “落叶满庭阶,秋风吹复起”,落叶自古以来便传递着诗意与哲思,总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不少城市结合区域特点、历史内涵、建筑风格精心挑选道路,开启“落叶不扫”景观道路计划,让落叶以最温暖的方式演绎城市的浪漫与温柔。“落叶不扫”(     
①根据人们的主观需要改造自然,展现城市独特之美
②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让价值观成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③让人们漫步街头欣赏秋色演绎的诗意,丰富审美情趣
④使城市的历史文化与落叶之美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张家口市崇礼区持续发挥冬奥溢出效应,推动张家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资源“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热”起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崇礼区的高质量发展证明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②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正确地改造世界
③崇礼区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发挥冬奥溢出效应
④崇礼区的发展是人们尊重和顺应事物发展规律的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04更新 | 444次组卷 | 7卷引用:课时2 运动的规律性
4 . 下面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①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②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关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提出具体发展举措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04更新 | 301次组卷 | 96卷引用:《2020-2021高中新教材同步课堂帮帮帮》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2.2运动的规律性
6 . 法新社2022年10月18日报道称,科考队在加拿大黑曾湖地区进行采样,科学家通过分析土壤样本,发现了环境中存在的病毒以及潜在的病毒宿主。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病毒存在“溢出风险”。这启示我们(     
A.人类需要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
B.人类利用自然就必须改造自然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基础
D.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自然规律获得成功
7 . 代餐,即能部分或全部代替正餐的食物,一般具有低热量、易饱腹的特点。最初是为了解决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没有条件吃饭的问题,目前则有向普通人扩展的趋势。如计划减肥,定制一周低脂套餐……应该看到,代餐可以成为平衡膳食的一种补充,但仅靠食用代餐产品并不足以控制体重,甚至可能出现危害健康的情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拥有健康的体魄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把饮食方法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国家要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以推动代餐行业实现斗争性向同一性的转化
③科学减肥既需要坚持适度原则控制能量摄入,又要注重各类营养均衡
④事物都包含着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需要科学认识代餐的功效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2-11-30更新 | 310次组卷 | 20卷引用: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同步练习
8 . 以下诗句与下图漫画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B.花自凋零水自流,月自独行我自
C.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D.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9 . 2022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施行,意味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再迈一步。从印花税法的颁布和实施可以看出,我国理性推进税收立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创造更有利的投资、交易条件,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由此可见(   )
①上层建筑一旦适应经济基础就会促进社会发展     
②适度原则要求我们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     
①坚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认识到自然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人的意识
④突破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使自然界按照人类意愿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