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0 道试题
1 . 对如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抓住机遇才能促进事物的飞跃式发展
B.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成长需要在度的范围内不断加强量的积累
D.圆圈式地运动也能促进事物的螺旋式上升
2023-03-23更新 | 819次组卷 | 8卷引用:4.2 课后分层作业进阶高考(C卷)
2 . 我国有“楚人过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去测量滩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不久滩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还。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①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符合客观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淀粉是人类粮食的最主要成分,由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而成。某生物所科研人员根据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方式创制了一条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的人工路线,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电/氢能驱动二氧化碳从头合成淀粉。材料表明(       
①只有不断理论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③创新性思维能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技术的飞跃
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挂壁公路是最有特色的公路,是在峭壁(悬崖和高峻大山)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是太行山人利用双手,在绝壁上“抠”出来的一条条可以连通的山路。交通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很少见。800里巍巍太行中,共凿有七条挂壁公路,其中工程量最大,历时最长,也最为壮观的,当属锡崖沟挂壁公路。开凿锡崖沟挂壁公路需要建设者(     )
①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以前人经验为指导,加班加点按时完成最大工程量
④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排除客观规律对工程的制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近年来,发展海洋牧场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海洋牧场在浅海养殖技术和模式上大胆创新,实现亩产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同时,海洋牧场建设还可直接带动水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业等多个产业发展,并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优化。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的
②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受黑洞能够完美吸收视界内物质这一特性启发,研究人员一直希望能够设计一些“人工黑洞”结构,以实现能量收集的最大化。厦门大学研究团队经过刻苦攻关,利用变换光学原理构造了一类可以完全抑制辐射损耗的光学照洞微腔,相关成果2022年9月30日发表于光学期刊《eLight》。成功构造“人工黑洞”表明(     
①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成功造出“人工黑洞”的前提
③人们在把握光学原理的基础上可以改造光学规律
④用人为手段可以使事物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2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遗传学家司万特·帕博,以表彰其在已灭绝的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司万特·帕博的开创性研究催生了“古基因组学”这一全新学科。由此可知(       
A.人类的基因组合规律以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为前提
B.实践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D.正确的认识体现了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 . 某汽车企业开发的“刀片电池”于2020年3月首次量产,并应用在新车型上。新型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左右,成本下降20%—30%,将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这启示我们(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性
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2 运动的规律性 同步练习
9 .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只要突破常规,就能取得事业成功
2023-02-0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2 运动的规律性 同步练习
10 . 几十年前某村过度开采山体,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该村统筹推进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使当地重现好山好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该村充分挖掘当地的生态环境价值,致力于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该村的变化得益于(     
①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②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创造符合需要的事物
③以发展理念的转变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
④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