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十三五”期间,湖南加快推进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这对湖南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说明(       )
A.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新的联系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2 . 9月6日,CRH380AJ型高速综合检测车首次试跑连淮扬镇铁路淮扬镇段,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行速度最高的检测列车,极限时速可达400公里。这说明(       
A.人类已能突破规律的制约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C.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基建”成为2020年激活经济新动能的热词。

“新基建”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以现有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又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新基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融合、共建共享,才能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基建能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提高传统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建设或运营成本。中央将结合顶层设计和地方实际,规划布局“新基建”,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的角度,说明如何用“新基建”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
4 . 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蹊径。变征服沙漠的“一厢情愿”为“善待自然”的两全其美,他们把沙漠绿化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认识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实践
C.自然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志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
2020-11-03更新 | 94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建设特色小镇要依托不同地区区位条件、资源禁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适合什么发展什么,科学合理谋划并做精做强特色小镇主导产业,防止重复建设、千镇一面。这体现唯物论的哲理有(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地区适合什么发展什么
②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防止千镇一面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准确把握小镇各种实情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科学合理谋划并做精做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下图漫画《夸赞》(作者:杨树山)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常规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
7 .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精准扶贫时认为,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从认识论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A.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C.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8 .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这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只有突破与旧思想的联系,才能不断发展
D.凡是从坏处准备必然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9 . 今年3月1日,中国新领导层履新至今,外交活动可以用“繁忙”形容。“习李外交”个性鲜明,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现雏形,这与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相辅相成,有利于中国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请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简要回答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020-10-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具体实践的角度看,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新时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地位更加凸显。因此,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和谐统一。新时代,人与社会是“生活共同体”的要求更加全面。因此,必须坚持社会治理新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