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起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人的大脑偏好高热量食物,这说明(     
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源于人的大脑,是人脑自发的产物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
④意识是通过人脑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这要求(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变革经济发展规律
②坚持意识活动对经济向好发展的引领作用
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
④切实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出现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的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语义饱和”,即大脑神经在接受持续相同刺激之后,会因神经疲倦而受到一致,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语义饱和”现象告诉我们(       
①心理活动是影响意识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一切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动实现的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上,只要主人手拿一根拴着骆驼的小木棍,随便地往地上一插,骆驼便围着那根小棍转来转去,绝不反抗。原来,在骆驼出生后不久,养骆驼的人就要在地上深深楔下一根用红线缠裹的鲜艳木桩,用来拴骆驼。骆驼当然不甘屈服于一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木桩。它拼命拽着绳子,左突右跳,想把那根小木桩从地下彻底拔出来。但骆驼根本不知道,那根看似又矮又小的木桩不仅楔得很深,而且被驯驼人绑上了沉重的石块,就是十几头成年骆驼一齐用力,也根本没有办法拔出来。最后,精疲力竭的骆驼屈服了,它敬畏木桩。这证明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镜像自我”理论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这一理论充分说明 (       
A.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 . 据报道,通过研究脑部受伤的昏迷患者,美国医生发现与知觉和唤醒有关的两个区域,即前脑岛和上前扣带皮层,这些大脑区域可能发挥着维持人类意识的作用。美国医生这一发现印证了 (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B.大脑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
C.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
2019-01-30更新 | 2130次组卷 | 8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065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9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老马识途             ②岩石风化             ③审时度势             ④葵花向阳
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
10 . 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望梅止渴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望梅不等于变革梅的活动,望梅不可能止渴
②意识的梅来源于具体的梅,故望梅能够止渴
③望梅可以引起人的本能反射,故可能够止人之渴
④一般的梅存在于具体的梅之中,故望梅能够止渴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