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生理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1 道试题
1 . 人工智能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可以通过学习和模拟人类思维实现意识自主。(        )
2024-01-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Chatgpt火爆全网
2 . 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实践主体,其思维能力日趋完善。(      )
3 . 大脑是产生AI机器人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器官。(      )
2024-01-0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Chatgpt火爆全网
4 . 人工智能ChatGPT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
2024-01-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Chatgpt火爆全网

5 . 材料一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模拟人脑的活动来研制出先进的机器人,2023年2月, ChatGPT火爆全网, 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不同于以往的A1形象,ChatGPT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用拟人语气和你互动,甚至可以写代码、写脚本、制定商业提案等之前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

(1)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升级,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意识可替代人的工作”。请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材料二   最近,ChatGPT在全球爆火,这项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冲击波“震撼”了多个行业,首当其冲的就有教育界。因其具备快速查阅文献、生成答案的能力,许多大学生用它来充当“枪手”写作业、交论文,多国高校被迫明确“禁用”ChatGPT。

这一幕很新鲜,又很熟悉。当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搜索引擎诞生的时候,也曾产生过类似的慌张。先进技术的横空出世,让知识的获取更加便利,而教育作为传授知识的行业,则一次次受到挑战。这一次,当AI发展到可以自动梳理资料的时候,其提交的论文作业已经与真人文章相差无几,传统的批量传授知识的模式受到彻底挑战。

面对ChatGPT的挑战,被动封杀显然并非上策。某大学知名教授指出,新科技的应用靠堵是堵不住的,宜疏不宜堵,“在新技术面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才是真的问题,直接禁止使用是最坏的策略。”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说明面对ChatGPT的挑战,被动封杀为何“显然并非上策”。

材料三   近日,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在中外各大媒体平台掀起了一阵狂热之风。有专家认为,ChatGPT将给信息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ChatGPT能自主学习互联网上的自然语言数据,训练出语言模型。人类对它的使用越多,它的进化便越快。写代码、写脚本、做作业、写论文、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检查程序错误等都变得易如反掌……这也让很多人高呼“打工人的饭碗保不住了”。与此同时,输出内容出现错误、编写假新闻、误导用户……ChatGPT也频频陷入争议,背后的内容治理、版权制度、科技伦理等人工智能的“老问题”再度显现。

(3)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一部分人失业,因此应该阻止人工智能继续发展。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4-01-06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Chatgpt火爆全网
6 . 人工智能ChatGPT能够进行知识学习,反映事物的本质。(      )
2024-01-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Chatgpt火爆全网
7 . ChatGPT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甚至能完成写邮件、写论文等任务,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它也引起了人们对信息滥用、造成客服等行业失业的担忧。由此可见(       
①ChatGPT可以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②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ChatGPT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④人们对新事物的正确认识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大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
22-23高一下·全国·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2023年8月,百度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文心一言”向全社会全面开放。“文心一言”具有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四大核心能力,能够与人对话互动、回答问题、协助创作和高效便捷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文心一言”(     
①具有强大的意识能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②能够以复杂的形式高度模仿人类的智力活动
③与人脑的运动规律具有完全相同的表现形式
④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2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过关检测)
10 .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哲学上看,诗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明(     
①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③意识源于人的想象活动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02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