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生理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2018112日,美国通用汽车(GM)发布了新一代无人驾驶汽车——CruiseAV,该车辆没有方向盘、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为全自动驾驶的汽车。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材料表明
①人发明“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③“驾驶脑”替代人脑,体现人工智能的主动创造性
④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工具,“驾驶脑”可以全面替代驾驶员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13-14高二下·四川绵阳·期中
2 . “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哀乐,也是化学神出鬼没。”这是北大校长创作的科普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中的歌词。强调了人体化学过程所起的作用。这句歌词体现了()
①意识依赖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思维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 . 科学家通过实验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他们用激光束来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除其存在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澈障碍人类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
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类社会的实践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 . 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上述发现说明了
①生物具有的反应特性为人类意识产生提供了可能
②生命物质对于外界刺激具有感应的特性和能力
③一切物质对外界事物都具有感觉的能力和特性
④不同物质的反应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16年3月15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人机大战”最后一场对弈中,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再次负于“阿尔法围棋”机器人,以总比分1比4落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模拟物,属于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②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
③人工智能将会冲破人类的支配和操纵,完全取代人类智能
④人工智能具有社会性,在行动时会考虑由此引起的社会效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14高二下·安徽黄山·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这表明(   )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828次组卷 | 52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