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生理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 作家丛维熙曾写过一篇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但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教授克鲁姆经研究却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为50~200千赫,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一般只能听到20赫~20千赫之间的声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雪落无声”正如中国古语所示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体现的科学思维常识的道理有(  )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 
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克鲁姆通过努力,发现雪落有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必须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B.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属性,是人脑的机能
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错误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2021-07-17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元训练
3 .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令人瞩目,深度学习不仅让人工智能具备了特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让人类唯一还值得骄傲的创造力也受到挑战。据报道,首部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影片已制作完成。人工智能的发展(     
①有力地证明了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同的反应本能       ②说明人工智能的思维力将逐渐超越人类        
③说明人不仅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④是人类思维不断发展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4 .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向我们走来,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关键在于研发更高水平的综合智能化车辆定位和车辆控制技术。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基于“一步到位的理念基本原则就是不需要人类干预,没有驾照的人也可以单独上车,上车就睡,只是乘客。Tesa的计划则是通过不断迭代辅助驾驶技术,使之最后升级成为无人驾驶,现阶段需要驾驶员,驾驶员有完全控制权,可以反制或取消辅助驾驶的行为,完全对安全负责。材料告诉我们(     
①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说明其具有充分的主动创造性
②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客观规律的结果
③自动驾驶只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④Tesla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 许多百岁老人拥有FOXO3基因,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他们保持身心活跃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缺乏该基因的小鼠在压力状态下很快出现脑细胞死亡。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具有使大脑干细胞在压力状态下留存下来的神奇功能。这佐证(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②人的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永无止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6476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浙江卷变式训练哲学篇
6 .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2016年3月9日至3月15日,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在与世界围棋冠军的比赛中获得了胜利。机器人索菲亚(Sophia)不仅可以模仿人的一举一动和面部表情,甚至拥有灵敏的反应能力,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对话和交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智能机器人可以拥有像人一样的自主意识
②智能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超越了人类的
③智能机器人的系统由人设定,有别于人类意识
④智能机器人是人类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科研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独特的系统,可以在“凝视”下用“意念的力量”来控制计算机。该系统建立在读取大脑磁场的原理之上,借助摄像机确定用户瞳孔的位置,并计算瞳孔聚焦在屏幕上的位置,用屏幕区域的凝视延迟取代“点击”鼠标,帮助残疾人使用计算机。材料表明(     
①重视“意念的力量”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人的意念在科技辅助下可改造客观世界
④复杂的人脑结构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人工智能创作的画作应不应该被看作是艺术”为主题的辩论中,正方认为“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人类著名画作能创造出独特艺术作品”,反方则认为“人工智能因不会编程而不具备艺术创造力”。以下观点能够为反方提供支持的是(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艺术是人类情感化的创造性活动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工智能能为艺术创作锦上添花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工智能可通过深度学习获得创作能力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工智能的创作只是对数据的重新处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发展速度惊人,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使用人工智能来诊断疾病。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做出诸如投资、保险等决策。传统的汽车、家居、在AI时代将会颠覆性、创造性地重新设计、再造,制造业、医疗保健、汽车、法律和农业等各个行业都有望产生许多新模式和新物种。这表明人工智能(     
A.发展了人类思维,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
B.拓展了劳动对象,创造出崭新的物质存在
C.创新了生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调整了生产关系,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
2021-05-16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11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0 . 许多诗人对梅花都有特别的感情。辛弃疾眼里的梅花是“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苏轼心中的梅花则是“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同诗人对梅花的描写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人的个性、能力和素养
③诗人能否正确反映梅花取决于诗人的想象力
④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其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2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政治学霸纠错(全国通用)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