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
②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胎于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08更新 | 4514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学情检测政治试题
2 . 1962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造林难题,将退化的土地变成了绿色的天堂,凝结出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塞罕坝精神,这一事例佐证了
①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塞罕坝精神”蕴含着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人文价值
②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塞罕坝精神”源自塞罕坝人不断进取的奋斗激情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塞罕坝精神”反映了“塞罕坝人”开拓创新的历程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塞罕坝精神”是人们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