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央视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龘”音同“沓(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龙年春节这个生僻字——“龘”火了,一跃成了祝福语中的“扛把子”。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生僻字——“龘”,在今年春节意外爆火,说明了(     
①龙文化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②“生”还是“火”取决于人的猎奇心理
③人们更愿意通过节日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生生不息的传承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4年央视春晚主标识(下图)由著名平面设计师顾永江设计,整体设计以中国篆刻艺术中的九叠篆为灵感来源,以传统书法艺术为基础,饰以金属光泽,融合现代气息,让“晶”字的造型酷似一枚充满质感的芯片。央视春晚主标识(     

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自信和美好祝愿
②体现了我国科技蓬勃发展的社会现实
③是发挥意识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结果
④是设计者智力成果的展现,其权利人只能是设计者本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的“神兽”,汇聚了中国各个区域、不同民族图腾崇拜的诸多形象。在古代,帝王以龙自居,百姓以龙为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现实世界找不到,说明龙是人们主观创造的产物
②龙汇聚诸多图腾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③帝王以龙自居,其目的是为了弥合与百姓的关系
④百姓以龙为神,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也有人说,“”字一时火出圈映射的是当下人们的跟风盲从和精神贫瘠。语言文字能传达的信息是很匮乏的,但我们对不同亲友表达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用单一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事物,压缩了语言承载的信息量。祝福语要表达真感情,回归真善美,摒弃虚空假。该观点(     
①批判地审视“”字出圈,对认识发展有借鉴意义
②与央视春晚主题不符,不利于龙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③提醒人们用真情维护亲情友情,构建温情的社会关系
④坚持了矛盾分析法,看到了语言的内容要为形式服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政治(四)
2 . 日前,南京大学樊隽轩教授、沈树忠院士等自建大型数据库,利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获得了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材料表明(     
①古生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是可知的
②计算机超算超越了古生代生物活动的时空界限
③生物多样性及其演变是高精度描绘的内容来源
④创造性获得的变化曲线助力大型数据库的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抑郁往往有这种表现:对愉快活动的兴趣降低,感到无价值或内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心理学上通常认为,高智慧生物在压力下都会产生复杂的抑郁情绪。有人据此认为,情绪是一种意识,是高智慧生物的共性。这一观点(     
①将动物心理等同于人的意识
②没有认识到意识是人所特有的
③认为意识是生物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
④认识到意识是高智慧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抑郁影响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一种表现),通常表现为对压力的焦虑感。这从一个角度说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人的生理活动影响人的意识活动
③人的精神状况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本质是人的一种生理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13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有一则寓言故事:鱼和青蛙是一对同在池塘里长大的朋友,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一日,回到故地,向昔日的朋友描述它所见的世界;“外面有很大的吃草的牛,有四条腿,身上还长着花斑点……”于是,在鱼的脑子里,依照青蛙的描述,形成了如下一幅“牛鱼图”(下图)。材料体现的道理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实践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024-02-02更新 | 3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错觉。比如,两个处于中心的圆圈,很多人都会觉得第二幅图的中心圆圈会更大一些,但是其实两个中心圆圈是一样的大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识受一定条件影响会出现歪曲的反映
②错觉是离开了客观存在的错误的意识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
④错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哲学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在山水画中,笔、墨、景是直观的现象,气、韵、思是精神的体现。在这里,山不是山,而是胸怀中的气势与壮阔;水不是水,而是内心深处的澎湃与昂扬,我们可以体味其中的格调、气韵、意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①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脱离于社会存在的制约
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是画家对山水的直观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中国山水画强调“诗、书、画一体”。这类艺术作品的代表之一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见下图诗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画以画为形、以诗立意,使人们在赏画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洗涤。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唐代王维画作《袁安卧雪图》中有“雪中芭蕉”景致,千年来争议不绝。有人以芭蕉乃南方热带植物,推断“雪中芭蕉”有违物候、不知寒暑。有人于岭外亲见大雪中“芭蕉自若”,遂感慨“前辈不苟”。有人则认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拘于“器形”实乃俗人之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基于经验常识误判“雪中芭蕉”不存在,说明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
②只有忠实描摹、准确再现“雪中芭蕉”实景,才合乎绘画创作原理
③绘画创作既要不失“器形”,又要发挥艺术想象创造性再现“器形”
④绘画创作要坚持“写实”与“造境”的统一,对生活进行艺术抽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与巴蜀风融为一体(见下图),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大运盛会中被“点燃”全新活力。“蓉火”的设计表明了(       

大运会火炬“蓉火”


☆正面以大熊猫为主元素
☆顶部为太相神鸟标识
☆侧面犹似三星堆青铜立人造型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③人的意识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④任何观念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2022年8月,杭州亚组委发布了亚运会历史上首套动态体育图标。图标延续了杭州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在遵循体育图标功能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动作捕捉与游戏引擎作为设计的核心技术,形成了流畅的动画效果。动态体育图标的设计说明(     
①大脑是结构复杂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于设计者的情感
④艺术作品的创作受设计者审美观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千里江山图》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烟波浩渺、层峦叠嶂、野渡渔村、水榭楼台,磅礴又轻盈、绚烂又自然。舞剧《只此青绿》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以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等为意象,穿越千年,诗画舞蹈间,重现《千里江山图》画中意境,追忆宋风雅韵。从哲学角度看,舞剧《只此青绿》(     
①创意源自于观看《千里江山图》的灵感
②创作灵感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以诗画舞蹈形式真实反映了《千里江山图》
④以青绿为意象能动反映了《千里江山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