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先民们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直观反映四季变化。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它不断焕发着新的光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借力世界盛会大舞台,一跃成为“中国式浪漫”的代名词之一,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圈”奠定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实践的实用价值受到一定冲击。而其承载的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等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二十四节气表达的顺天应时理念,仍是当代人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请就如何传承节气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两条建议。
2 . 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结合材料回答:
(1)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2)结合材料,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两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建议。
2017-10-09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必修)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3月13日在中国已成功举办,惊艳世界!


       “推进冰雪运动奋斗成就梦想”,2021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再次点燃冬奥热情。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不仅会办好,而且能办出特色、办出精彩。信心源自实力,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地域城域辽阔,冰雪自然资源丰富,冰雪运动文化事业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建设提前一年完成,我国很多冰雪项目在几年时间里实现从无到有,有的项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文化事业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体育文化事业中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如何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4 .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种子被称作农业的“芯片”,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势头向好,取得一些突破,但很多种子仍然大量依赖国外。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把大量种子功能基因注册申请专利,如果将来中国需要提高农作物的某方面性能,就需要购买国外的知识产权,就有可能陷入“卡脖子”的境地。

2020年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问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对我国的优势种质资源加大保护力度,对严重依赖进口的部分品种设立研发专项。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责任,为依法推动督察向纵深发展、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2)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2019-11-2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北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期中学情调研政治试题(合格考)
6 . 我国国务委员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论坛领导人会议时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挑战,攸关各国国计民生,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世界各国必须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展开国际合作,走出一条清洁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2017-12-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必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要正确处理好农村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不要把城市建设的模式搬到农村,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让它们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地域特色、民族风格,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不要把新农村建成缩小版的城市社区。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好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问题,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 . 厕所是人类生活的必需空间,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从历史来看,几千年来形成的厕所文化缺失及顽固的如厕陋习,制约着厕所文明的提升;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旅游业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厕所的现实需求,厕所脏、乱、差、少、偏,成为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历史和现实这两方面问题促使我国提出并进行“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进行“厕所革命”的必要性。
(2)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履职来解决上述问题,推进“厕所革命”。
2018-03-13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