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唐朝诗人李峤的这首诗,正文中看不见“风”字,却把每一句都写出了千姿百态的风,写出了风的力量,实现了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成为写“风”的千古名诗。李峤写“风”的成功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下图漫画(作者:郑辛遥)(改编)告诉我们(       

咖啡的印象:魅力在苦味,魔力在香气。
①“印象”是留在人脑并被改造过的咖啡
②“印象”是咖啡刺激人脑后留下的痕迹
③“苦、香”是“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印象”的客观内容是人与咖啡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该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但人均耕地少、交通设施落后,严重制约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脱贫致富,该村在利用好党中央有关扶贫政策的前提下,经过充分调研,村里群众把目光投向当地特产猕猴桃,大力发展猕猴桃经济,取得了成功。该村结合实际,又发展了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和苗绣等产业。2017年,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说明十八洞村能够成功脱贫摘帽的原因。
4 . 《山海经》有云:凤凰见,则天下安宁。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的造型寓意“凤凰展翅”,与首都机场形成“龙凤呈祥”的双枢纽的格局。这说明(       
A.追求美好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
C.对凤凰这一图腾的呈现方式体现时代特点D.人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023-08-07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意境《辞海》里说: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关于意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源于诗人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B.情无景不生,诗词的意境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直接再现了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D.诗词的意境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景象之中,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结果
6 . “悲秋”可追溯到造字之初,秋心为“愁”,或曰秋天有一颗哀愁的心,在中国文学里,从《诗经》起,人与自然就表现出血肉相连的关系,故当秋风萧瑟、木叶飘零、鸟去兽隐,岁之将终,敏感的人们便心生悲凉:自伤年华易逝,哀叹美人迟暮。由此可见(     
①“悲秋”的心境源于人们的多愁敏感性格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③秋天的情景是形成“悲秋”心境的客观基础
④秋天的情景与“悲秋”的心境是相互影响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来源于人脑
③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④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为了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建议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后面再加入一个词“Together”,四个词在一起的呈现形式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一建议在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获得通过。奥林匹克格言的修改印证了(     
①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③意识的产生和变化从根本上离不开客观存在
④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2022-12-12更新 | 2643次组卷 | 17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远恒佳景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广东有着丰富的红色史迹,从广州起义的英雄壮举,到红军长征在南粤大地播下的革命火种;从中共三大的胜利召开,到珠江两岸涌起改革春潮,近百年间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红色资源,铸就了中央苏区红色土地、粤北红色堡垒、东江纵队抗战等一批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的红色故事。这些优质的红色资源是生动鲜活的精神教材,也是硬核有料的信仰载体。立足这片沃土,传承红色基因,关键就在于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经典入脑入心,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材料二   红色故事让我们牢记历史,然而部分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借夸大党在实践探索中的失误等伎俩否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我们必须及时识破和有力遏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讲好红色故事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2)结合材料二,就如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一条具体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