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
②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胎于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08更新 | 4579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2 . 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表明(     
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03更新 | 99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新高考测评政治卷(猜题卷六)
3 . 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但刘禹锡对秋天是这样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下列对刘禹锡《秋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人对秋日景致的别样感觉表明思维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秋日固有的景致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鹤排云上的秋日胜景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内心追求
④诗人独特的风格使其获得了不受对象约束的审美自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31更新 | 8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读起杜牧《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我们头脑中就会闪现出一番美景: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由此可知(       
①头脑中的美景是美江南的写照
②头脑中的美景源自诗人的才华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红色、黄色、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黑色、灰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白色虽有素洁感,但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而蓝色和绿色是最让人感到舒适的颜色,作用于人的感官可产生愉悦、放松的感觉。人们对不同颜色的心理感受说明(       
A.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B.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客观存在状况的差异
C.有了客观存在的变化就会有人的意识的变化
D.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6 .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729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
7 .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肮脏的角落。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这一研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以小见大,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转变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成功
③改造主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提升状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8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态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
④诗人大胆突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4-15更新 | 2245次组卷 | 25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九江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据考,春秋时孔子曾在泗水弦歌讲学,而朱熹写此诗时泗水已被金人占领,不可能去游春,是虚构想象之作。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对此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万紫千红”皆是“我(诗人)”之特点,是想象产生的
②诗人之想象与泗水之春风因孔学而产生了某种联系
③某种联系因诗人不渝的追求而不受外在条件变化的影响
④即使时间、地点的转换“我(诗人)”也期盼“万紫千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7-09-03更新 | 175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总第十五次)模块诊断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