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但刘禹锡对秋天是这样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下列对刘禹锡《秋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人对秋日景致的别样感觉表明思维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秋日固有的景致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鹤排云上的秋日胜景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内心追求
④诗人独特的风格使其获得了不受对象约束的审美自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31更新 | 8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漫画《轿子没了,“老爷”还在》针砭时弊,富含哲理。从其所含哲理来看,下列选项中与漫画最接近的是(       
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仍是中国心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020-09-22更新 | 838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3 .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红色、黄色、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黑色、灰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白色虽有素洁感,但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而蓝色和绿色是最让人感到舒适的颜色,作用于人的感官可产生愉悦、放松的感觉。人们对不同颜色的心理感受说明(       
A.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B.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客观存在状况的差异
C.有了客观存在的变化就会有人的意识的变化
D.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4 .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尽管中间宿主还未完全确定,但病毒来源基本指向蝙蝠等野生动物。对于食用野生动物,一方面原因在于不法商家的刻意营销,另一方面在于食用者无知的迷信滋补以及炫耀和显摆。这表明(       
①不法商家唯利是图的世界观决定了其刻意的营销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的担当决定了其世界观
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活动
④哲学为我们解决某一个问题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721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
6 .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肮脏的角落。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这一研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以小见大,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转变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成功
③改造主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提升状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7 . 美国总统大选的首场电视辩论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26日晚9时(北京时间9月27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有些网站,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民意调查显示,人们认为希拉里赢得了首场辩论。而另外一些网站,如财富(Fortune)网站的民意调查则显示,人们认为特朗普的表现更佳。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为参加全国和世界记忆大师比赛,某俱乐部决定组织选手进行记忆训练。学员们学习记忆方法后坚持每天练习,可以逐步提高记忆能力。该俱乐部的决定说明
①改善人脑机能可促进意识的发展
②意识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没有人脑就不会有人的意识产生
④没有客观反映对象就不会有意识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态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内心世界
④诗人大胆突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4-15更新 | 224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说起大象,人们会不自觉的想起它们的大耳朵、长鼻子,以及笨拙、不灵敏的举止。研究者称,大象是少数可以在镜子中辨别出自己的动物中的一种。它们也很有同情心、具有利他性,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不仅懂得悲伤与快乐,懂得劳逸结合,更加会使用高级工具。它们也有很发达的艺术细胞,可以通过喷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是错误的,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是正确的,有些动物很聪明,也有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