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夏日“多巴胺”后,秋冬“美拉德”又火了。其实,我们老祖宗观四季天地万物之变化,用独特的浪漫视角记录属于我们的时尚色彩:被时节催熟、太阳晒黄的“落栗”;天渐寒,万物皆“迎霜”;荷叶落霜的“缃叶”;月光下呈泛红光的“柘黄”;日光照耀的“黄河琉璃”;阳光浸润的“郁金裙”……这些中国传统色(       
①借助中华文化之美展现出不同传统色的独特魅力
②其配色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来源于客观世界,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时代的传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种开设在院墙上的圆弧形洞门——月亮门。月亮门因其形如一轮十五满月而得名。它既可以作为院落之间的通道,又可透过门洞引入另一侧的景观,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园林中的月亮门犹如一个画框,园中景色经过剪裁更具诗情画意,在中秋佳节赏月赏景之际,更有一番“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满期盼。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月亮门与月亮之间建立起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对立属性寓于月亮门优美造型的统一属性之中
③月亮门中美景给人美的享受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人们对团圆的美满期盼独立于月亮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是因为它(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④在认识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坚持与时俱进,使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③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④作为永恒真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4 . 如图漫画讽刺了一些人(     
A.存在安于现状的错误观念B.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D.片面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
2024-01-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十周年。阅读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等理念的指引下,经过持续斡旋、多日谈判,中东地区两大中心国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已达成北京协议,决定恢复双方外交关系。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推动“一带一路”理念的实践,既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又与长期饱受战乱困扰的中东人民的需求高度契合,是中国能够斡旋沙伊和解,推动中东地区关系缓和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促成沙伊恢复外交关系的。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涉及面广、相关利益者众,在操作上要根据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距离远近,经济密切程度,海陆等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从重点合作地区来看,要坚持由近到远,突出重点。对于陆上“一带”,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是重点;对于海上“一路”,在布局和起步阶段,南亚地区国家是重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操作上的做法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   面对气候变化等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与合作伙伴们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全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经过充分调研与实践,先后制定印发了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2015年,国务院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到2019年,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2022年3月,发布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由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生态条件复杂多样,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

材料四   十年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逐渐深入人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深刻影响世界,是因为其守正创新行正道,下自成蹊成大道。这条正道,符合世界人民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追求;这条大道,不断有人加入进来,而且越走越宽广。

(4)结合材料四,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这条大道,不断有人加入进来,而且越走越宽广”。

材料五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一带一路”和“汉字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旨在用一个字概括“一带一路”建设的独特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研究留下印记,加深对丝路精神的认同。2023年5月22日,“信”字当选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5)结合材料五,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信”字的理解。
2024-01-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双选)“雪”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就借描写雪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元稹诗曰“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再因雪而凌厉肃杀,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不同的诗人看到同一景象,往往抒发不同情感,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诗词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B.诗人对雪的描述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诗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
D.诗人对雪的文学描述和雪的实际情况是相互依存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习近平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要求试点地区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先行先试,做好探索,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只有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2023-11-30更新 | 198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该调整(     )
①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科学地回应了新冠疫情新形势   
②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③体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用动态性的思维认识事物
④说明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作出了正确的策略调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首词有相似的意象,却表达出不同的心境。这说明(     
A.意识内容变化取决于主观情绪的变化B.立场不同决定了意识形式主观性差异
C.意识对外部世界反映具有能动创造性D.人的主观思维不会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0 .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2022-12-12更新 | 2638次组卷 | 174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题政治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