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下称《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黄河保护法》明确,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要求编制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根据黄河河源区、黄土高原、河口及三角洲等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规定维持河道湖泊天然状态、生态修复工程、防沙治沙、水土流失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整沟治理、淤地坝建设、生态补水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制度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保护黄河措施的合理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三牛”精神中,创新发展拓荒牛。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习总书记激励大家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深圳的成功证明了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我国对大豆的需求大幅增加,进口量增长较快。目前,国产的大豆可以满足食用消费需求,进口的大豆主要是用于食用植物油和畜牧业饲料蛋白这方面的需求。因此,我们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加大豆油料的供应,更重要的是立足自身,下大决心扩大大豆和油料的生产,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通过积极恢复东北地区的大豆面积,支持东北地区积极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由于带状复合种植能够不遮蔽光线、满足两种作物的需要,能够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能稳产,同时又多收一季大豆;积极发展油菜、花生、芝麻等其他油料生产,多油并举、多措并施,经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大豆和油料的自给率能够有较大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我国下大决心扩大大豆生产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新挑战,及时提出我国新的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方案,体现了中国智慧,为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方向,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面对来犯之敌,卫国戍边战士英勇战斗,祖国的山河一寸都不能丢。2021年2月19日,反映中印边境执行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英雄事迹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面对数倍于我军的外军的围攻,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同时,我军官兵指挥得当,科学应战,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利用现代化的短兵接战武器与敌人殊死搏斗,痛击敌人,在战斗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在斗争中负伤的祁发宝和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烈士的壮举.,深深震撼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戍边英雄事迹在全国各地引发热议,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怀念,值得我们尊敬,你们是祖国的界碑,是民族的英雄,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我军取得完胜的原因。
6 .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利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2)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中蕴含了哪些哲学智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水患由来已久,主要发生在中下游江段,这是因为:中下游地区夏天多连续性暴雨;中游荆江河段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水流不畅;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江水冲刷大量泥沙至下游河段抬高河床;人类围湖造田等活动使得湖泊蓄水能力不断减弱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江水患问题,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和“江湖两利”“上中下游协调”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全面整修加固了江防堤坝,兴建了荆江、汉江分洪区,清理了大小河道,特别是在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建设的长江防洪工程体系和三峡大坝,以及实时水情预报监测机制和防洪指挥调度机制,对长效根治水患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长江水患治理措施的合理性。

8 . 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花圃里的花开了。他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名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成分?别的酸对这种成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从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为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阅读材料,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021-02-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建水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了国际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的要素禀赋的变化趋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和需求良性循环、动态平衡,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在市场、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促进更好联通,积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这必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结合材料,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正确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的监测,2015年将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我们要用行动昭示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019-09-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