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国际经济环境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分化回调,全球通胀依然高位运行。三是美联储快节奏、大幅度加息,外溢效应明显。四是全球格局持续演变,国际供应链在调整中面临新的风险。五是一些国家,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货币政策在“防风险”与“抑通胀”之间艰难平衡,暴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上升。

在此国际背景下,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11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展会搭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交流平台,不仅有经贸层面的活跃互动,还有丰富的人文交流。国内外的来宾,不仅带来了种类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带来了本土文化,文创、美食、服饰等纷纷亮相,展示、展演等精彩纷呈。

第六届进博会共有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展,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共有6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国中既有多次参展的“老朋友”,也有11个首次参加国家展的“新面孔”,还有34个国家为首次线下参展。第六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到784.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比上届增长6.7%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举办第六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唯物论依据。
(2)进博会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谈谈应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以“我们是‘0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自我

对于“0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0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0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0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青春誓言

在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上,18岁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在老师、家长、知名校友和各级领导的祝福下,向青春致礼,立下神圣誓言:“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今天开始,我以诚心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铮铮誓言蕴含了我们青年学子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更是我们“00后”学子的行动指南!


(1)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
(2)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00后”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至少写出两条行动措施,并分析其哲学依据。
2023-12-25更新 | 11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3 . 某贫困县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大力发展食用菌、西甜瓜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每年提供1000万元以上的贴息贷款扶持,大力推进特色农业项目开发和基地建设。该县拿出数百万元扶贫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搞好果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二十多家农字号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延长产业链条。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该县做法给贫困地区脱贫带来哪些启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2023年7月29日~8月1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河北多地、北京西南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2023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闪光旗帜;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战斗堡垒。洪灾面前、危急时刻,党员干部恪尽职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郑重誓言响彻在“让我上”“有我在”的铿锵话语里,展示在坚守前线的抗洪堤坝上,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5年前,在同洪水搏斗中铸就的抗洪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抗洪救灾是一场硬仗,越是在艰难险峻、洪水猛兽面前,越是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洪救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抗洪精神的必要性。
2023-12-1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习近平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要求试点地区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先行先试,做好探索,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只有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2023-11-30更新 | 194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个节气,连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变化规律形成了知识体系,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同时,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巧妙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并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明标识,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看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
2023-11-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国家标准2023》)。

《国家标准2023》在保持总体结构与旧版国家标准一致的基础上,首次对部分服务项目进行了“增”“提”“调”,涉及调整服务事项共计48项,占总项目数的60%。主要如下:

调整相关内容
“增”幼有所育部分新增1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服务”,即为农村计划怀孕生育妇女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增补叶酸,并提供健康指导、追踪随访等服务。
“提”(1)“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项目中,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由650元提高到720元,初中由850元提高到940元。
(2)“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服务项目中,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每人每月的特别扶助金有了明显的提高,增长幅度均在30%以上。
“调”扩大农村危房改造、特殊群体集中供养2个项目的服务对象范围。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出台《国家标准2023》的重要意义。
(2)为落实好《国家标准202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为该要求找出相对应的哲学依据。
2023-11-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法为纲,循法而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

材料一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人工智能法草案等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立法将进入新阶段。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风险和伦理问题,迫切需要加速立法;我国是成文法国家,秉持的是先立法规范再发展的推进方式,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人工智能行业现处于核心硬件发展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处于发展初期,仍以“单打独斗”为主,缺乏技术间的协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动缺乏有效协调,无法形成发展合力。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布局,更离不开产业链各方的合作,对此,各大厂商应抓住机遇投入更多资源,头部企业要持续发力自研大模型,专注于解决方案的行业厂商可以考虑通过深耕行业来实现弯道超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立法。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网络立法、人工智能立法的哲学依据。
2023-11-06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国家机构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某校高一(5)班通过收看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实况,收集了以下材料:

◆问题成因

随着经济与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个别国家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出现条块分割、部门利益、冗员繁多、相互推责、职责缺位等问题。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提交给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改革方案要求,国家组建国家数据局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出谋划策

该班学生受此启发,随即在当地以“机构改革,我有话说”开展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提交给当地政府作为机构改革的决策参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简析国家机构改革对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假如你是其中参与者之一,请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提纲(要求: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语言精练;90字以内)
2023-10-2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卷政治试题(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源起】

上世纪末,新江安吉水污染较严重。大量污水导改水质患化,农田无法灌溉,危害流域生产生活。安吉开始反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美系。安吉逐渐意识到,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不足,导致生产生活模式与建设现代化生态县的目标有不小差距。生态日由此诞生。这是我国地方设立的首个“生态日”,被称为“一场县城的觉醒行动”。

如今,生态已成为当地的名片。安吉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城,已成为年轻创客的好去处。生态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水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成了这里的“常客”,越冬种群数量也从2016年的40只增至2022年的97只。

【观点】

前提:高水平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应有之义。据此,某同学推断:离开绿色环保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发展理念,更谈不上高质量。我国设立全国生态日,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以安吉为例说明我国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哲学依据。
(2)运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推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