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简答题,要求在横线上或表格中作答,紧扣题意,简要扼要。

近年来,北冰洋冰面缩减,北极熊生存环境恶化,甚至发现了因为找不到冰面而被迫长途游泳而淹死的北极熊,相当多的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活动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他们预言,长此以往,极地冰盖最终将完全融化,人类也将面临北极熊的厄运。


(1)科学家们从北极熊的厄运联想到人类的命运,体现的哲学原理是______。

“……海洋呢/天空跌落/我不能呼吸/流血的地球呢/我们难道不能感受到它的伤痕/宝贵的自然呢/那是我们星球的孕育地/动物呢/我们把它们的王国化为灰烬/大象呢/我们是不是已失去它们的信任/痛哭的鲸鱼呢/我们正在蹂躏海洋/森林小径呢/眼睁睁烧毁在面前/……奄奄一息的孩子呢/你有没有听到他们的哭声/我们将要堕落到何处/有人能告诉我吗”

--迈克尔•杰克逊《地球之歌》


(2)蹂躏海洋、烧毁森林……,这些做法违背了联系的______。
(3)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______。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______。
(4)填出下列名言体现的辩证法观点。
名言辩证法观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21-01-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并覆盖教育各个学段。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是精神的故乡。可是,近些年,类似“蓝瘦香菇”“累觉不爱”这样低营养低价值的网络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动,促使一部分青少年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将其内化在青少年的灵魂深处,以发挥文化立人、立国的作用。

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的原则有序推进,创造性地把中华优秀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请你为校园内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1-01-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广大青年应如何践行习近平提出的四点希望。
2021-01-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通城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机达徐州,考察了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亲切看望公司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职工代表,并深入基层调研,提出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而努力!

徐工集团现场技术工程师唐阳表示:徐工要发扬大国工匠精神,发扬“徐工精神”,践行徐工集团的“技术领先、用不毁”的金标准,引领创新驱动;同时,瞄准当前的国内国际市场,把握市场行情和发展规律,满足市场需要,让产品“叫的更响,走的更远”。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徐工集团是怎样让产品“叫的更响,走的更远”的。

5 .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

疫情来势汹汹,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广大疫情防控人员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同疫情作斗争,不仅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荣誉称号,大力宣传抗疫英雄的卓越功绩和光辉形象,强化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中华儿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愈挫愈勇的民族品格。

改革开放初期,地摊经济曾对某市经济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后因阻碍交通、影响环境等负面影响备受诟病,在中心城区甚至被取缔。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了保就业保民生,该市出台了让地摊经济适度回归的政策: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符合防疫要求等前提下,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和夜市,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等。这一政策助力中心城区零售餐饮等店铺复工率超过98%,增加就业岗位约8万个,推动了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伟大的斗争中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本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精神,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加以说明。
3)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解析该市让地摊经济适度回归的合理性。
2020-12-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报告还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
2020-11-27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高考班)

7 .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湘潭市委市政府强调: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站在新的历史平台,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湘潭市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文化崛起,就必须以更加前瞻的视野,更加科学和清晰的思路,更加有针对性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坚持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更加关注和落实民生工程,致力于经济建设,构建两型社会,建设文化名城、红色圣地、宜居家园。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8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并覆盖教育各个学段。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是精神的故乡。可是,近些年,类似“蓝瘦香菇”“累觉不爱”这样低营养低价值的网络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动,促使一部分青少年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将其内化在青少年的灵魂深处,以发挥文化立人、立国的作用。

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的原则有序推进,创造性地把中华优秀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体现的道理。
2020-11-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随着我国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贫穷落后,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材料二: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年份航天成果对航天事业的影响
1999年11月-2002年12月神舟一号--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四次成功发射无人飞船,为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开启了载人航天新时代,实现航天员天地往返,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011年9月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2017年4月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标志我国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为2020年完成空间站做好准备。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探月梦想征程中的里程碑

(2)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分析如何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2020-1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选修)

10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从根本上来说,拒绝浪费不仅仅需要国家法律和相应政策,更需要得到从消费者到餐饮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认可和全社会的推动,而个人作为消费者的节约在这其中尤为重要。


拒绝浪费,需要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对此加以说明。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