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约120亿光年的星系,它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原始的银河系之一,通过探测这些原始星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中物质的演化历程。这一科学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③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④原始星系是人类对宇宙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火爆2022年的电视剧《人世间》展示了中国社会近50年来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与复杂,塑造出众多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创业者等人物群像。这部接人间地气、充满人间至情的作品让亿万观众指点追剧。由此可见(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剧的创作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剧蕴含着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内核
③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该剧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巨变
④意识具有推动作用,该剧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研发出小麦秸秆全程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逐步形成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五化”并举,并从源头上排除秸秆焚烧隐患,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由此可见(     
①生产技术的创新依赖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②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技术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一性受对立性所制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王维《山居秋瞑》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形容山野雨后的清新明净或山林的清冷景象;杜牧《江南春绝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针对不同诗人笔下的雨各不相同,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诗词是大脑加工的产物,内容是主观的
②诗人对雨的描述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诗词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
④诗人所描述出的雨与现实中的雨是相互依存的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低碳环保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资源等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那么低碳生活则是我们需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提倡并去实践的生活方式。材料表明(       
①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人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③新的物质形态的产生往往依赖于人的意识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 . 故乡,在不同的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情感寄托。它可以是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是王湾心里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更可以是余光中脑海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说明(     
①历经岁月洗礼,人们会形成对故乡的共同认知
②乡愁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③浓烈且厚重的思乡之情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基础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诗歌美学呈现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代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描绘了两幅元夜图景,展现作者在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以下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诗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的特点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实现了事物的发展
④“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客观存在的变化影响作者的节日情思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统揽“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作出的战略擘画,是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两个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泛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打击了全球投资与消费;二是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当前我国趋于平稳的疫情,逐步恢复的市场消费,稳定的政策环境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使我国不仅具有保持“世界工厂”的条件,而且正在成为全球消费增长的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统揽“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擘画和主动战略选择。
2022-11-04更新 | 724次组卷 | 22卷引用: 四川省汉源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政治试卷
9 . “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结果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的结果
D.诗词的意境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2-08-25更新 | 3532次组卷 | 68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10 .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3.3亿,预防心血管疾病迫在眉睫。研究显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这提示人们在饮食习惯、身体活动方面,应养成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表明(     
①规律发生作用的程度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②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能突破现实客观条件
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人们能够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认识并利用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