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因为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过程,而不是机械的复制过程,所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
②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错觉的客观物质性表明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在人民网调查公布的2023全国两会热词中,扩内需促消费、社会保障、教育人才等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正风反腐、社会治理等体现出社会对国家发展的强烈关切。这些热词折射出(       
①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物质是本原,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
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和京杭大运河,设计者对其做了拟人化处理,三个小伙伴作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和平与友谊的使者,向亚洲和世界发出相聚杭州的盛情邀约。“江南忆”的设计表明(       

①艺术形象根源于创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          ②艺术作品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③创作主体的因素对艺术创作有重要影响          ④反映了事物本质的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0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4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并不是写真的梨花开的情景,这里强调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
④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双项选择题)emo是2022年的流行语。它是英文emotional的缩写,半夜三更最容易emo,不开心了,抑郁了,颓废了,太难了,情绪上来了的意思。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每年年末评出的当年流行语的变化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体现了(  )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D.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2023-12-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卷(四)
6 . 2023年8月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鉴于中国大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已无必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8月5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表明(     
①决策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主观映象
②决策的形成受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
③科学的决策需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11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人民网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显示:581万人次参与投票,选出了“教育人才”“社会保障”“乡村振兴”“就业优先”等十大热词。一个个“热点”饱含人民群众满满的信心和期待。
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
教育人才社会保障正风反腐乡村振兴就业优先
医疗卫生依法治国社会治理扩内需促消费全过程人民民主
这说明十大热词(     
①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②与现实相互依赖、二者统一于实践
③反映时代大势,能够推动时代发展
④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针对快递车辆通行难,快递人员投递难、待遇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浙江省出台了全国首部以促进快递业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对相关问题做具体规定。这(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②说明了意识起源于客观存在
③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       
④说明了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9 . “泰裤辣”“主打一个XX”“家人们谁懂啊”……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本原的,思维可以认知存在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3更新 | 98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4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模拟卷01
10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篇《十六字令三首》,是毛泽东长征诗篇的开篇之作,创作于1934年至1935年初红军长征途中,集中描写了行军路上所经过的群山险峻的情景,借以展现红军的坚强与伟大。下列对该小令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令的创作源于作者对红军长征的内心感悟
②小令是对行军路中情景的主观映象
③小令是为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提供行动依据
④小令作为积极的意识能激励人们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