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电影《热辣滚烫》获得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引发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该影片能够突围,与主人公在近两年内潜心投入改变体型、创作电影的态度让“瘦身话题”得以成立并拥有广泛的谈论度有关,因此,影视剧创作只要创作者和演员自身不断努力,并坚持自身的个性特色,就能获得成功。

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容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2024-05-20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称“两个结合”)。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两个结合”为什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3 . (2024宝山一模)习近平强调:“信心赛过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因为,信心是(     
A.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B.指导行动的价值导向
C.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
2024-03-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4 . 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会徽起名为“潮涌”。“潮涌”以扇面反映江南人文,赛道代表体育,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象征亚奥理事会,钱塘江和钱江潮头展示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关于“潮涌”的设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运用联想思维,建立事物间新的关联
B.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固有联系
C.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使设计效果最佳
D.进行创造性劳动,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治扬帆治理现代化

“法者,治之端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1.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世博中心隆重开幕。会议期间,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教授伍爱群提交“关于加快我市数字化转型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就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建议。这体现出人民政协的(     
A.政治协商职能B.参政议政职能C.民主监督职能D.民主立法职能
2.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等。国务院机构改革体现出(     
A.人类社会本质是物质的B.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以下情形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请你吃饭
B.交通警察甲对司机乙的违章驾驶行为做出处罚
C.甲向乙问路,乙指了路,但因疏忽而指错方向
D.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住院治疗
4.某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并运营“AI陪伴者”软件,该公司在某公众人物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其姓名、肖像为标识,将其设定为“AI陪伴者”,并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其大量表情包。该公众人物与公司协商未果,准备起诉至人民法院。
(1)此事件中,该公众人物与某公司的诉讼类型是(     )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2)请从维护人身权利的角度,帮该公众人物起草一份起诉状(如下表)。
起诉状
原告:略
被告:略
诉讼请求:______
事实:略
诉讼理由:______
此致
XX人民法院
附:本起诉状副本Χ份

XXX

X年X月X日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前夕,小华和爸爸回老家探亲,一家人高兴地谈论起来。

材料一   在谈到所有制问题时,大家自报家门。

二叔说:“我之前开的饭店今年生意越来越红火,于是今年我租了更大面积的店铺,聘用了数十名服务员。”

三叔说:“我在外资企业工作,今年年薪10万元。”

四叔说:“现在的生活好了,我开的小书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1)小华的三位亲人工作的单位分别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
______

材料二   在讨论到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时,小华的爸爸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所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情况。

【企业改革情况】

试点企业:某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主体:国有资本持股51%,非公经济持股34%,员工持股15%。

改革效果:员工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更加规范科学,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资本总额是原来的5倍。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______
2023-05-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上海卷)

6 . “两会”展现更活力的中国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因此,今年的“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世瞩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伟大梦想,________起决定性作用。(     
A.进行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B.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多选)今年两会前夕,新华社在海外受众中发起一项“关于中国发展关键词”的调查,超过80%的受访者相信未来中国经济活力和潜能持续释放。调查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中国代表着信心和希望。该调查所体现的推理类型是(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必然推理D.或然推理
3.(多选)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等。国务院机构改革体现出(     
A.人类社会本质是物质的B.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4.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瑞信等国际投行也纷纷调高预期。这体现出我国(     
A.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B.是经济全球化重要载体
C.是世界发展重要推动者
5.2023年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发展”再次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热词”。
(1)(多选)小明同学想要了解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他查到并摘录了部分数据(如下表):
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
2.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
3.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并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1%,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1%;
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由上述数据,小明可以推得的结论有(     )
A.国家实力再上新台阶
B.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C.科技创新的成果丰硕
D.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2)小明同学又查阅资料,对“高质量发展”做了脉络梳理:

对此,小明认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对小明的观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选)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们交流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有(     
A.如果未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B.如果我们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就能真正强大起来
C.如果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就说明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D.或者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国家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2023-04-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二)新时代的关键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新时代的新特征新要求、新矛盾新挑战,做出关键抉择,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1.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的方法论是_______
2.(多选)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我国已与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根据以上新闻陈述,可以得出(     
A.所有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都会增长2.8%
B.全球贸易增长都是因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C.世界上有些贫困人口因参与“一带一路”摆脱贫困
D.“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
3.在关于“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讨论会上,李同学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须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听了李同学的发言,王同学接着说:“比如:在立法方面,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要科学立法,健全和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体系;在执法方面_________;在守法方面,_________。”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将王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创性地提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理念。有专家指出:“中国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为国际社会应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唯物论角度看,该专家的观点体现的哲理是_______(仅填一个哲学原理即可),请说明理由:____
5.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今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下列对联合国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成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B.联合国大会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必须由超过半数通过
C.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和集体应对挑战的平台
(2)某班学习小组在探究中国回答时代之问的答案时,关注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许多举动和成就: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阿富汗等重大地区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你还关注到哪些举动或成就,简要列举1条:_______
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的这些举动和成就的?请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和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______
2023-03-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上海B卷)

8 . 一、百年大党:意气风发踏上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      ,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
A.主要矛盾B.阶级结构C.基本国情
(2)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____________、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表明,我们党的根本立场是,党始终坚持主体地位。(     
A.人民立场、人民B.公民立场、公民
C.人民立场、公民D.群众立场、公民
3.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     
A.性质判断B.联言判断C.选言判断D.假言判断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小孙同学认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将对完成党的中心任务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材料,从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角度,简要评析小孙同学观点的合理性。
5.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结合材料,从意识的能动作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重大意义的理解。
2023-02-0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9 . 一、弘扬伟大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精神丰碑,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1.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孕育出伟大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铸就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     
A.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B.党面对新时代严峻挑战和战胜各种风险的力量之源
C.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动力
D.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2.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这一论断强调了(     
A.人民的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C.实践的基础作用
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进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进程之中,其丰富和发展始终依附于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实践主题。
(1)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锻造出一系列革命精神,其中,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表现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革命精神是(       )
A.北斗精神B.抗疫精神C.脱贫攻坚精神
(2)探月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巨大动力。中国航天人探月逐梦近二十载,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取得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完美收官。但是,我们坚信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这一科学态度的哲学依据是(       )
A.真理是有条件的B.认识具有无限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
(3)(多选)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通过图文、文物、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展项等多种形式,展示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该展览的举办旨在(       )
A.展示艺术物品,提升艺术修养
B.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C.传承革命精神,宣扬革命文化
D.学习党的历史,增强理想信念
4.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多选)从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矢志不移奋斗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基层干部黄文秀、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张桂梅……,从优秀党员事迹中,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小红船成长为巍巍巨轮的“精神密码”是在长期奋斗中(       )
A.坚持弘扬的光荣传统
B.不断赓续的红色血脉
C.构筑起的鲜明政治品格
D.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
(2)了解到优秀党员事迹后,苏同学感慨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一脉相承、历久弥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厚滋养。结合材料,综合所学内容,从弘扬民族精神角度分析苏同学感慨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一模)政治试题

10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提出聚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浙江嘉兴,它曾经是红船起航地,现在是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


(1)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起航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承担着(     
A.争取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责任B.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C.为解放全人类努力奋斗的义务
(2)(多选)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新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这是因为(     
A.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B.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文化有引领风尚推动发展的作用D.发挥主观能动性需尊重客观规律
2022-05-0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