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1 道试题
1 .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共享一台精彩纷呈、情真意切、热气腾腾的文化盛宴.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以“螽”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主标识由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者颜永江设计,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晶”字的造型酷似一枚芯片——从古老汉字到现代科技,龙年春晚主标识连接古今、融通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的设计过程。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2023年10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材料二   2023年,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人数达12.4亿人次,各大博物馆成为很多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人们在参观文物中思接千载,聆听跨越时空的文明回响,开启探寻“何以中国”的旅程。新时代的中国,“文博热”“文创风”“观影潮”“诗词热”不断兴起,不仅折射出人们的文化生活与精神风貌为之一新,更彰显着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与满满收获。

(1)“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进一步促进文化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和满满收获。
(3)某校拟举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校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就活动形式提两个合理化建议。
今日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密集活跃的阶段,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而我国东北地区当前的产业模式过于依赖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制约其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为我们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名词点击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为核心标志。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哲学依据。
7日内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交,使文化强国建设被列入党的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具体时间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被鲜明地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写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确立,必将以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式,以对中华文化之“根”的守护和对中华文化之“魂”的塑造,以深沉的历史自信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深层的思想文化支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是民族复兴伟业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厚重需求。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材料一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通航服务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的综合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与各种产业形态加快融合,我国较大规模的民用无人机生产企业已突破300家,无人机产品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当前,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测绘巡检、应急救援等传统领域,并向快递物流、旅游等领域拓展,物流无人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农业无人机可以进行播种、喷洒、运输一系列工作。但低空经济发展面临航空器主体异构、运行规模大、应用领域范围广、飞行频次高等难点,需要对飞行控制、定位传感、精细化空域管理、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突破。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阐述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有人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本质”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7日内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政治试题

6 . 5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又称拉索)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拉索将致力于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并通过观测宇宙线探索更多宇宙奥秘。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时刻造访我们的星球。宇宙线主要由氢核、氦核、铁核等多种元素的原子核组成,并包括少量正负电子,是人类目前能从宇宙深处获得的唯一物质样本。

建设拉索的目的是要解决100多年来在粒子天体物理领域的重大问题。拉索的建成运行,使之成为目前国际粒子天体物理三大实验设施之一,对促进该领域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带动前沿交叉相关学科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拉索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为克服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充分利用观测资源,实行边建设,边运行的思路。就在边建设,边运行期间,拉索已有不少重量级的发现。拉索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候选天体,并记录到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建设“拉索”的哲学道理。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立与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以表述事物发展状态的概念。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用“立”与“破”这对概念表达了建立先进的新文化与打倒反动的旧文化的决心,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经济工作,需要坚持先立后破。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首先要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在此基础上,逐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防止能源供应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逐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落实先立后破要求,应该走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先立后破的缘由。
2024-06-13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这个文件将科学指导今后我国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要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全民行动,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当前和长远相结合。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地方实际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通过一项项具体行动,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的厦门,无序开发使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百姓反映强烈。为回应百姓牵挂的筼筜湖污染问题,厦门坚持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为指导,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引领,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针对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调动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实行源头控制、中间减排、末端治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注重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相协调、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新质经济相统一,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路径。

今天的厦门,不仅以“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众多美誉而著称,还在数字经济、旅游业和文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说明厦门是如何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新路径的。
2024-06-11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5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推动文化与消费深度融合,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一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创造业大国和人口大国。2023年,我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我国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2023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任务,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

(1)该行动方案的实施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材料二   【在深度融合中激发自信】

已经持续了数年的国风消费热潮如今达到了一个新高峰:云肩、马面裙等汉服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人穿在身上,非遗工坊里三五成群地聚集着观摩学习的年轻爱好者,地方传统特色民俗、戏曲、歌舞受年轻人追捧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流量明星··中国青年用各种方式尽情释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式审美”的自信,他们从消费到主动推广、传承,正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中蓬勃的青春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重大创新项目《数字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显示,“90后”和“00后”持有高度文化认同和文化发展信心的人数比例在各代际之中最高。这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相比于其他时代,“90后”和“0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见证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充分享受了物质增长、教育水平提升、城镇化带来的时代红利,因此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发展信心也会更强。

(2)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年轻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唯一动因。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以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论语》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完全苟同于对方;“同而不和”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附和别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据此,甲同学认为:“和而不同”是国与国正确的共处之道。乙同学认为:倡导“和而不同”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从甲、乙两名同学中任选一个人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①围绕论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024-06-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