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1 .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这一论断反映了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依据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指导作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材料一   面对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智慧的A市人想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来破解,对保护自然生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在近两年的摸索中,A市市政府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新的补偿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实现差别化补偿。

材料二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A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3) 结合材料二,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两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建议。
2019-07-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等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不断探索,终于发现了隐藏在杜鹃47球状星团中心区域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曼大约是太阳的2200倍。此次发现为恒星级黑洞逐渐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观点提供了更多依据。这表明
①中等质量黑洞的发现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②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条件
③对中等质量黑洞的准确预测源自对黑洞形成规律的正确把握
④来源于实践的认识一定能够促进人们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影片《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安全,亲人两行泪”,每当这段话重复时.听者的身心都为之触动,并在开车时自觉谨慎驾车,遵守交通规则。这表明
①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②哲学思想人人都具备
③这段台词对人们的驾车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④物质离不开意识的指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
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存在决定意识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2019-07-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长乐高中、城关中学、文笔中学)
6 . 近年来,“互联网+”与“大数据”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和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联网的迅猛发展,令用户对融合数据、通信、内容服务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当前国家正在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产业实现融合多赢发展,百姓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获得更大满足,这些都值得期待。但因其涉及多方利益的重新调整,网络信息安全及文化安全监管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诸多难题仍需克服。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国家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的必要性。
2019-07-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请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8 .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一种人格修炼:“与人为警莫大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折射出行为举止中的教养素质。现实生活中,车怒、路怒、网怒者身上暴露的社会戾气在滋长蔓延,祛除社会戾气,需要公平正义的正能量,这是因为正能量具有
①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②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③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积极调适
④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直接变成现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里不断成长壮大;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是改革开放时期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党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历练的“红色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持多久,能够薪火相传,人民的江山就能世代永固。


有人认为,“有了红色气质,人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这一观点。
2019-07-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10 . 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主要讽刺了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
③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④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08更新 | 9361次组卷 | 75卷引用:福建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学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