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由于受空气污染和氧化等因素影响,使用近130年的“1千克”这一质量单位已难以适应现代精密测量要求。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替代“国际千克原器”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千克”被重新定义
①说明科学的定义是人们正确计量的起点
②旨在修正原定义的不科学性以服务实践
③意味人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④表明计量单位的定义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23更新 | 863次组卷 | 18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4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基础过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多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多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2023-10-10更新 | 18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单元同步练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多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材料二 因高考及高考制度的变革涉及千家万户,政府决策,学校招生,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引发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有声音认为,学生选科看似选择多了,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和选择焦虑。有声音认为,选科分班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还有声音认为,新高考可能会导致高中物理学科“遇冷”,国家科技发展将后继乏力。一时间,新高考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多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知识,分析新高考“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2周年。42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

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唯成绩论”的评价标准……40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40多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2021-12-18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选择性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试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气中尘埃等物质大量增加,使大气中的气溶胶物质增多,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加强,削弱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气温下降,就像是一把太阳伞一样遮挡住了太阳,影响了地面气温变化,这种作用便称为“阳伞效应”。“阳伞效应”的产生一方面使阴、雾天气增多,影响城市交通;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这说明(  )
A.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人们只能在尊重和顺应规律中接受自然界的变化
C.认识水平的提高可以杜绝人类实践活动的危害
D.消除矛盾的斗争性有助于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一周年。四十一年来,无数个令人振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一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教育部决定进行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一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