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2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下面关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实践可以把现实的存在变为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   ④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8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 在马里亚纳海沟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奋斗者”号7次到达万米深度开展作业,采集了多个种类的深渊水体、岩石、沉积物及生物样品。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
④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于太阳,人类自古以来就充满好奇和想象。近年来,伴随着新的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全球又进入太阳研究新的高峰期。围绕太阳探测热点,科学家们瞄准我国航天发展急需的创新技术验证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需求,制定了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发展路线图,为太阳探测贡献了中国方案。这表明(     
①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使客观物质世界发生改变
②意识能够反映事物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能够在行动之前制定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历史上,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心愿一直根植心中。毛主席曾说过:“可上九天揽月”,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人们揽月梦想当时未能实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月壤回归地球,实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国人九天揽月梦的实现说明(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动力,要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的规模和水平等是变化发展着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习近平强调,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知行相资以为用”,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下列古语与“知行相资以为用”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②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③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④事莫明于有效,论莫明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尤不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31更新 | 41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试政治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
真题
8 .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和其他自然运动过程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
2019-04-17更新 | 1113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佳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
②实践活动具有物质性、能动性和历史性
③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人们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0更新 | 37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的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材料主要表明(       
①实践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和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06更新 | 630次组卷 | 12卷引用:【补习教材.寒假作业】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必修3):练习5 把握思维的奥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