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的条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近来,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有人认为此举不妥,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与钱的数额无关;也有人认为,与时俱进模拟生活场景能让孩子更直观理解“拾金不昧”这个道理。由此可见
①认识的真理性因认识主体的差异而不同
②认识始终受认识主体的认识角度等的制约
③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人无法认识真理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认识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自主变化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谬误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出真知,真理能够更好地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2-0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关于真理,列宁认为,“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可能就会变成错误”。下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理解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规律的主观反映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多个
④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在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上,“洞察”号科学家报告了他们的测量结果。结果表明,火星内核半径为1810-1860公里,大约是地球地核半径的一半。这意味着火核的密度比之前预测的要小。进一步表明,除了铁和硫这两种主要元素外,其内核一定包含更轻的元素,比如氧。这一结果说明(     
①真理总是在辩证否定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要实现认识的发展就要推翻已有的认识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无限的、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手段的局限性让我们不能得到对火星的正确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