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本次修改,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由7章扩展为9章,条文由72条增加到132条,修改几乎涉及原法的每一个条文。

社会上对未成年人能否参与网络直播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留守儿童”群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要求其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回答:
(1)简要说明社会上对未成年人能否参与网络直播问题存在争议的原因。
(2)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是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请评析该观点。
2024-02-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二十)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2022年12月,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30年来,中国航天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出技术跨越的创意,经过无数次艰苦而严谨的实验和科技攻关,奇迹般地将科技创意变为现实。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活动
②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在实践中化科技创意为现实
③空间站全面建成取决于中国航天人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28更新 | 7128次组卷 | 35卷引用:专题07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谣言猛于虎,网络谣言有的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有的移花接木、以偏概全……其共同点是,掩盖真相,传播假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些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扩散造成社会的焦虑与恐慌,增加了抗疫的难度。针对网络谣言,政府应(     
①深化简政放权,授权网络平台自我管理             
②引导舆论宣传,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辟谣
③增强服务意识,拓宽网民的信息发布渠道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惩治造谣、传谣行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报道员。以偏概全的网络谣言因其包含“部分真相”,极具欺骗性。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①只有全面整体地看问题,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        
②立场与价值观影响谣言制造者对于信息的筛选        
③从“部分真相”到真相,是人类认识的必经阶段        
④谣言因包含“部分真相”而具有了一定的真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9更新 | 122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全面依法治国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2021年考古界的重大事件:汉文帝霸陵所在地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而非史料记载的“凤凰嘴”下,至此,近千年的谬误被纠正!此次验证从2001年非法流入市场的被盗文物开始,前后经历了20年,一次次的挖掘验证,一次次的比对质疑,考古队员们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最终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纠正了自元代以来史料记载汉文帝霸陵位于白鹿原凤凰嘴这一错误说法。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认识活动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反复性特征
③考古队员的挖掘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真理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2022-11-2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6练 求索真理的历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直以来,人们都相信午饭后立即小睡一会儿,会让大脑得到休息,对身体有益处。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所谓的“好习惯”,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胃部消化不良,体重增加等,这些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这一研究结论说明(     
①认识要在实践中不断被深化、扩展
②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认识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自然过程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辩证看待和认识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夸父逐日”“羲和浴日”……这些关于太阳的古老传说,承载着我们对这颗耀眼恒星的无限好奇。2022年下半年,浩瀚宇宙中的中国科学卫星系列“大家族”将再添新星,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一一“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0-S)将于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展开对太阳这颗炙热恒星的探索之旅。从中可以感悟出(       
①探测卫星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②好奇心是推动人们探索宇宙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22更新 | 9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北京卷变式训练哲学与文化篇
7 . 传统观点认为,热带或温带生物相对极地生物拥有更快的演化速率。但我国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帝企鹅等高纬度企鹅的演化速率比低纬度企鹅更快。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种正确认识
②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实践的发展决定了真理都是相对的
④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3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在深空探测轨道力学指引下,人类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在星际空间旅行了46年,向地球发回大量的极具科研价值的信息。深空探测有助于人类研究太阳系及宇宙的起源、演变和现状。这说明(     
①正确认识把握运动规律是成功进行深空探测的先决条件
②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正确认识是深空探测成功的客观基础
③深空探测的客观不确定性束缚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④在开展深空探测的实践中坚持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9 .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等。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     
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
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
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09更新 | 8622次组卷 | 49卷引用:高二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4):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10 . 美国科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直接观察到太阳系外类木行星御夫座ABAurigaeb的形成过程。这一剧烈过程支持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论的有关木星形成的理论——“星盘不稳定性”,即巨行星能由大团坍缩气体通过引力不稳定性这一过程形成,这一发现有可能会颠覆行星成因的主流理论。这说明(     
①不经历正确与错误的多次反复就无法获取真理
②认识工具的进步能够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能够检验人们对天体的认识是否正确
④指导人们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07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