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后,才首次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西红柿食用的探索过程,揭示了(     
A.实践推动正确认识的不断深化B.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
C.纠正谬误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真理需要实践--认识--实践的反复
2 . 报废汽车产生大量的废塑料,出于各种原因,这类材料很难被再利用。近日发表的一项可持续性研究称,能将回收利用的汽车废塑料变成石墨烯,并通过一种节能技术将其用于制造新的汽车部件。这一研究结果将为全球报废汽车产生的废塑料垃圾处理提供一个潜在处理办法。材料表明(     
①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②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6更新 | 76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黄金卷01
3 . 2022年3月,“天琴一号”卫星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全球重力场数据。不过,“天琴一号”此次重力场测量的精度不算高,这个结果更大的意义在于走通了利用低轨卫星反演全球重力场的数据处理全流程技术,为我国后续的重力卫星计划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新的认识工具为认识的发展创造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8-01更新 | 981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统测政治试题
4 . 在人与病毒的斗争中,最高的人权就是人的健康生命。面对一些国家推崇与病毒共存的主张与做法,钟南山院士强调:“在审视复杂新冠疫情变异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会有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新冠疫情变异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与时俱进研究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现实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5-3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二中等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模拟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目前,我国的防疫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不断经历“隔离和核酸检测”循环的民众开始感叹“什么时候是个头”。研究表明,我们对病毒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奥密克戎对特定人群有严重威胁。从中国国情看,一旦完全“躺平”,必将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现阶段的“动态清零”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情和疫情形势变化,权衡利弊做出的最佳选择,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抗疫牺牲了部分人短期的生活便利,换来的是全体人民的健康和长期的正常生活。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从快从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仗。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现阶段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2)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阐述我们在抗疫中的应有态度。
2022-05-28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考前第三次模拟政治试题
6 . 抗生素问世后,因其能消灭多种细菌且制造过程简单而使有疗效且没副作用噬菌体疗法的研究退居二线。但随着人类的科技能力提高,以及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科学界重新重视并进一步深入对噬菌体疗法的研究。材料表明(     
①人们的认识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②正确认识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
③认识产生于实践的客观需要
④运用于实践的认识才有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政治试题
7 . 中国农大和华中农大的联合团队历经18年研究,首次发现了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关键基因KRN2。这一发现对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这佐证了(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正确认识都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在实践基础上,真理不断地超越自身
④科学实验活动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5-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1年3月,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十年一遇的雾霾天气。有科学家指出,研究特殊天气现象及其过程,就是要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干预,而不能听天由命。但作为大气重污染主要现象的“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减少雾霾灾害路途遥远。这启示我们(     
①认识和把握规律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
②受制于主客观条件影响,人们无法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决定了获得真理有一个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人们普遍认为躺着看书是一种有利于身心的方式。科学家最近研究却发现,当人躺到床上以后,人体的生理节奏变慢,大脑皮层逐渐进入抑制状态。但躺着看书使大脑不断地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会强制改变已经放慢的生理节奏,长此以往会导致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这表明(     
①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近日,中国科学家通过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利用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的原创性研究方法,获得了不同于经典理论预期的观测结果,这一研究成果为了解恒星形成问题提供重要观测证据。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认识工具的日益完备促进认识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从科学预测到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