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锆石发现于澳大利亚西部,所测得的同位素年龄为43.74亿年,但距地球起源的时间仍晚了约2亿年。幸运的是,通过对陨石的深入研究,科学家测得最古老陨石的形成时间为45.7亿年前。以此为参照来确定地球年龄的做法已被科学界广泛接受,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地球约有46亿年演化历史的由来。由此可见(     
①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三百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中,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一八四六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成为公认的真理。这充分说明(     
①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
②一切理论的正确性最终都要由实践来检验
③认识的真理性需经实践纠正它的不完全性
④真理需要得到时间,不同认识主体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5更新 | 184次组卷 | 6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必修四《哲学与生活》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3 . “沥青滴漏”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物理实验。最初于1927年进行的这项实验,旨在证明看上去是固体的沥青,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虽然在室温环境下流动速度极为缓慢,但最终会形成一滴滴沥青。1944年7月11日开始进行的类似实验,直到2013年7月11日,实验者才第一次拍到沥青液滴的滴落。这一实验说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实践是以人的意识为对象的能动性活动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0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4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4 . 2023年7月,某国研究团队发布论文,声称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超导材料,名为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全球科研界、科技产业和资本市场都为之沸腾。研究发表后,全球科研界迅速展开重复实验。但各个研究团队的复现结果均不成功,这一发现还有很多可疑之处。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条件限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0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 专题四哲学与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台风路径预报是个世界性难题。2023年第六号台风“卡努”引起了沿海人民的广泛关注,在一天连升两级之后,超强台风“卡努”的路径却依旧扑朔迷离。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处于其北面的副热带高压开始撤退,令原本方向明确的它,一时之间也无比“迷茫”了起来。这表明(     
①我们对台风路径的预测只能无限接近客观真理
②台风运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路径认识的反复性
③台风运动的规律性是预测台风路径的基本前提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对台风路径的科学预测永无止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8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4强基集训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6 .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的发展口号是“多快好省”,后来变为“调整巩固”;改革开放后,我们倡导“力争上游”“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现在又倡导“体现效率,促进公平”。从曾经的“黑猫白猫”,到现在既要“抓到耗子“,又要“可持续性发展”。这表明(     
①客观事物是变化着的,其本质的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需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7 .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5周年,纪念马克思是对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这是基于(       
①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推动实践发展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③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8 . 20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探寻世间大道;1000多年前,玄奘穿行百国,远赴西域;500多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60多年前,加加林第一次进入太空……历史如淘洗真理的长河。当时代的激流远去,这些先驱者为人类留下的财富依然熠熠生辉。可是,任何一种突破都伴随着艰难与反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人类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推翻
③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8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中国之治,“枫”华正茂。“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枫桥经验”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创造,已经从“一镇之计”上升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国之策”。这说明(       
①“坚持矛盾不上交”是实现“就地解决”的重要条件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重要保证
③枫桥治理经验遵循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一般秩序
④从“一镇之计”到“一国之策”懂得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赏析以上诗句。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作者通过亲身实践塑造了夜雪美景
B.联系具有普遍性,作者根据自然景物的属性建立起夜雪美景
C.思维具有间接性,作者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再现了夜雪美景
D.认识具有反复性,作者把雪的感性具体抽象到夜雪美景的思维具体
2024-02-19更新 | 62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