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联系的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S溪流流域雨量充沛,水位季节变化大。由于河道弯曲、断面狭窄等因素,只要上游一下大雨,下游就水流漫滩,引发洪涝灾害。经过20多年的治理,S溪流终于从“水患之河”变成“幸福之河”。

治理阶段

主要举措

防洪安

全治理

为建设一道能抗御30年一遇洪水的堤防,工程技术上必须“裁弯取直、新挖河道”。国内权威水利专家找到“软体排”技术,推动全国首个“软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实验,让“裁弯取直”对自然原生态的影响降到最小,并在S溪流某段成功试验。

生态治理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改良修复河床河滩河岸。2012年,S河流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总面积为18025公顷。该地通过截污收污、清淤清障、生态引水等举措,让399条内河与S溪流实现互联互通。

全流域

治理

算好“加减法”:“做加法”,即把增量做大,抓龙头、品牌、创新和数字赋能,做大做强12条重点产业链;“做减法”,即把存量做优,减少污染排放,淘汰落后产能,杜绝“两高”项目,决胜“腾笼换鸟”。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和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S溪流从“水患之河”变成“幸福之河”的智慧。
2 . 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此类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并用各种手段减少污染产生,回收利用废弃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终达到“零废水、零能耗、零废弃物”的理想状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需要(     
①以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②根据人的能源需求,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④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减少能源的使用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肥田土好栽稀些,瘦田土丑栽密些……”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上述农业谚语启示我们(       
A.要将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依据
B.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D.自在事物的联系依赖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2024-03-05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内蒙古探索出库布其生态治沙增汇与光伏治沙减排相结合的碳中和模式,被联合国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其中,磴口县“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磴口县的发展模式(     
①善于营造有利事物发展的条件       
②建立了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③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       
④突破了自在联系对人活动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3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卷(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千万工程”是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建设“千万工程”要(     
①因地制宜,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统筹全局,用万千乡村的发展引领共同富裕的实现
③把握机遇,在渐进性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连续性质变
①利民富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据报道,黄河已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同时也要看到,在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生态建设重点各有不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受地理条件等制约,沿黄各省区经济联不紧密,区域分工协作意识不强,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需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024-02-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某民族自治县围绕本省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使该县各方面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攀升。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人们能通过实践活动建立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
③创新意识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正确改造世界要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这要求我们(     
①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谋定而后动
②坚持重点攻坚,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③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④科学把握联系的多样性,统筹兼顾,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益阳南县虾稻产业坚持生态塑形、产业赋能、文化铸魂,从“一稻一虾”的1.0版本、“一稻三虾”的2.0版本,逐渐发展成“虾稻共生”的3.0版本,饲料制作、虾青素提取,稻虾产业链越来越长,同时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稻虾文化旅游节、小龙虾捕捞节等系列文旅活动,实现稻虾农业年收入年年增收。南县稻虾产业的发展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突破传统,摒弃、否定过去的农业种植模式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
③树立创新意识是进行正确的社会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④要坚持系统优化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亚运赛事刮起运动风潮,带动体育经济、体育制造扩容增质。“世界超市”义乌2023 年上半年出口体育用品总额达35.2 亿元,同比增长22.5%,来自亚洲国家的体育用品订单越来越多;宁波部分企业从专攻运动杖拓展到更多户外运动器材,逐渐布局户外露营产业。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利用有利联系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