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联系的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两年,随着国际国内粮价的大幅上涨,加之农业补贴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一些地方的农民充分利用撂荒地、盐碱地、丘陵山区坡地、废弃的宅基地种植适宜的粮食作物,利用科技合理规划把“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变为丰产田,把“望天田”变为高产田,甚至把屋前屋后的“方寸田”变为增产田。这种现象表明(     
①事物具体联系的变化会导致事物价值的变化
②联系的多样性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联系
④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取决于主体的需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30更新 | 2519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围绕“本手、妙手、俗手”3个围棋术语展开作文写作。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发声解读(见下),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2022高考作文题来了,你会怎么写?

“本手”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

“俗手”意为庸俗的一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

“妙手”意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其本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在大多数对局中并不常见,很多人在对局中经常会过分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

结合材料,柯洁对“本手、妙手、俗手”的解读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进行分析。
3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自然运动的关键在于把人类的活动由自发转变为自觉
②把握人与自然联系的多样性才能正确利用和改造自然
③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主导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亭台楼榭齐竞秀,妙笔绘就汉时风”是汉代建筑风貌的写照。汉代建筑把屋檐做成向两侧上升的形状,屋角部分明显翘起,给人以翼角如飞的感觉。这种设计既可以使阳光充分照入室内,使雨水借助抛物线流向远处,也让屋顶极具层次感和节奏感,具有审美价值。从哲学角度看,汉代建筑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     

①使事物特性符合艺术创作理念     ②将自然规律和人文理念相融合
③统筹事物的特点和人们的需要     ④建立了美观与实用之间的本质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麻雀喜食高粱,会造成粮食减产。但我国科学家最近发现,麻雀对高粱也会“挑食”。标准鸟类(麻雀)行为学实验证明,花青素和原花青素是影响麻雀食性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且发现了麻雀挑食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培育抗鸟的高粱新品种和防治农业鸟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说明
①麻雀挑食的分子机制的发现,有利于高粱品种的改进
②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麻雀具有了新的价值
③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正确地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研究成果揭示了麻雀与高粱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下面选项与漫画《掩盖问题》蕴含的哲理一致的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文过饰非,饰非掩过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020-02-06更新 | 70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三4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014·湖北武汉·一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寻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 (《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l)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3)很多农民认为,下大雨就会把农作物上化学农药冲刷干净,不会损害人的健康。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需要说服农民改变观念,逐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增加使用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对此,请你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2014-06-05更新 | 5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