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联系的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最多只需要6个中间人,就能够产生联系,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它表明,联系具有(     
①普遍性             
②客观性            
③多样性             
④条件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每年毕业季,许多地方都会上演人才争夺战。专家指出,留住人才,不仅仅需要人才政策这一单项支撑,还需要各项配套政策的跟进与对接,避免人才政策“独木前行”。从哲学上看,专家建议体现的方法论道理是(     
A.做事情要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B.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
C.要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D.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2022-03-10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某市一矿场将裸露山体喷成绿色一事引发公众关注,漫画《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主要嘲讽了(       )

①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②脱离客观实际的形式主义现象
③急于求成的形而上学现象
④混淆事物现象和本质关系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02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0年(秋季)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4 . 我国高铁网宛如一条金丝带,将各个经济圈串联起来,拉近了地域间时空的距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在高铁网络逐步形成的同时,互联网也成了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而高铁网和互联网的交织,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②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与自在事物相比,人为事物的联系更能促进事物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   为顺应全球传播时代的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确立了以下思路:一是处理好主观认知与客观实际的关系。我国形象的塑造既取决于国情国力实际,同时也取决于自身的塑造能力,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二是处理好国内公众与国外公众的关系。由于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和文化差异,国内外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会有差别,需要正确引导国内外社会舆论的互动。三是国家形象的判定标准与传播之间的关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判定有双重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加强对国际主流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的。(写四个点,200字以内)
6 .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快捷便利的交通促进了信息、人才、资本的流动,对沿线站点经济的提升将起到极其有力的推动作用。这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联系的客观性是可以被打破的
③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