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月20日,“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在北京公布。浙江省博物馆组织实施的“临安市馆藏水丘氏墓出土瓷器保护修复”等10个项目获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浙江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之一。1980年,水丘氏墓共出土25件精品瓷器,其中青瓷褐彩如意云纹镂孔薰炉、青瓷褐彩如意云纹罂、青瓷褐彩如意云纹油灯三件“秘色瓷”,从器型到工艺,无不体现出当时越窑的最高水平。由于出土前长期处于恶劣环境,出土后修复无档案可查,三件国宝呈现出诸多病害,且病害不断加剧发展。受临安文物馆委托,浙江省博物馆保护修复团队利用现代分析手段,系统地从胎釉成分等入手,针对该项目中文物的烧造工艺、病害成因、修复材料、修复工艺进行系统研究。检查分析发现,病害类型主要有污渍、裂隙、胎釉开裂等,同时三件文物不同程度存在微裂隙,这是其病害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修复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为此,修复团队多次到“秘色瓷”的核心产区上林湖,寻找与三件器物类似的越窑青瓷标本,并对出土的瓷片标本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建立了详细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修复团队还与国内众多知名材料专家进行反复的科学论证,获得了一手研究论证资料用于寻找解决方案,并与浙江理工大学成立了微裂隙加固适用性材料筛选研究项目,在同类瓷片上进行了无数次的材料修复及工艺试验;终于,微裂隙加固有了系统的全新方法。经过5年长期、艰苦、精细的工作,三件文物终于在博物馆中与世人相见,深藏于库房的文物“活”了。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上述团队为什么能够取得文物藏品修复的成功。
(2)开展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请你就做好全国文物藏品修复工作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围绕解决黄河流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通过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必须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用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关系,增强一盘棋意识,在重大问题上以全局利益为重。


结合材料,说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解题方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表明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路径遵循。

劳动教育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空间,只有三方联动、密切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形成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共同体,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家庭是基础,重在开展日常生活自理、自助和自我生活管理劳动,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如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家长可通过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和分担家务,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学校是主导,学校重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塑造基本劳动品质,体现劳动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制度化。社会要支持,在政府统筹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对劳动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使劳动教育贯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真实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感受劳动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实现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共同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