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侧漫画“光想不干白搭”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     

A.解决问题最终要靠事物结构次序的优化
B.想问题办事情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确立正确目标是人们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D.做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勇于实践
2024-05-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时间是记录事物变化的刻度,它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财富。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黄金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时间管理的好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时间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流程(     
第1步:确定需要做的事情
第2步:分清要做事情的优先性—按照轻重缓急、难易好恶,
列出事情的优先性和顺序
第3步:把时间管理计划做成任务清单—明确做某件事的时间点和时间长度,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
第4步:排除干扰,严格执行,对照计划,事后检查
①要树立全局观念,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②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个性通过时间管理流程的共性表现出来
③要坚持系统观念,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并选择最佳方案
④体现了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用合适的时间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上述论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   )
①系统具有有序性,乡村治理要坚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②系统具有客观性,乡村治理要发挥创新思维改造世界的作用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乡村治理要注重整体、坚持综合的思维改造世界的方式 
④系统内部结构具有优化趋向,整体功能必然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58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 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实践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的统率作用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11-07更新 | 735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物联网、大数据、网购、电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小龙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微信下单、第三方物流跑腿送虾、某电商平台上线加热即食的小龙虾产品,新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的关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敢于改造联系的普遍性,勇于创新
②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
③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8更新 | 641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市永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6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不断增强,中国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发展了建设性作用。

材料一   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中国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2019年有国际科研机构发现,世界越来越绿了,中国是促进这一改变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坚持不懈植绿造绿、养绿护绿,是中国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有力体现,也成为中国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中国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世界递出了“绿色名片”。

材料二   中国积极倡导并推动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授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从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到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的风电项目,再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光伏电站;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推动绿色发展。2021年4月,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倡导“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1)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两种做法。运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是如何统筹这两种做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

材料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为反制有关外国实体危害中国国家利益,2020年9月,中国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为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影响,2021年1月,中国商务部公布《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2)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政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
2022-05-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下列四句理财名言所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理财名言

体现的哲理

成功投资理财最关键的是发现商机、把握商机
懒人理财=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股票有涨有落,信心会直接影响你的判断力和收益
从事积极性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注意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
2022-04-13更新 | 405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市两江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前几年曾有一段时间,中国多地雾霾频发。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指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专家对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的分析体现了(       
①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③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对规律的尊重和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面对雾霾天气,专家指出,治理雾霾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重点加快产业能源结构的调整。这种观点(       
①科学地运用了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强调了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性       ④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C县山多地少,贫困发生率高。该县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当地农民历来有种茶、手工制茶的传统,但规模小、布局散、茶产品流通不畅。针对这些问题,该县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新模式,以发展特色茶产业为重点,打造原生态茶示范区,建设茶叶基地,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方式,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推动了茶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打造“三区四园二基地”(三个农业示范区、四个产业园、两个种养基地)。截至2019年初,该县3000多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摘帽,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C县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材料二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它的建成与通车,让粤港澳三地之间的往来更加方便,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需要克服土质、天气等各种难题,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为了保证航道畅通,港珠澳大桥要建几个超过170米高度的桥塔,但香港、澳门、珠海、深圳等几个机场的航空限高又不能超过120米,因此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航空限高,港珠澳大桥最终采取了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联合方案。经过我国交通建设者不懈努力,港珠澳大桥于10月24日正式通车!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
(3)假如你要学习大桥建设者们的精神,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你会坚持怎样的方法论原则。
2021-09-15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浙江省通过优化再造流程,对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后形成的“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简称“浙里救”)投入运行后,困难群众可通过“浙里救”实现救助“一件事”联办。这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是(     
①遵循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着眼整体性,用关键部分统率整体
③立足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