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再次重申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生态哲学的概念。从古代的农业文明到近代的工业文明再到当代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见(       
①哲学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总结          ②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是变化和发展的
③哲学总是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④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意识产生于实践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在当代,我们所要构建的生态文明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盲目自信中走出来,用一种新的哲学反思自己批判自己,力图找到一条能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生存困境的正确道路。这体现了(       
①哲学可以通过对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
②哲学对人们认认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④真正的哲学使人实现了由面向神到面向人和自然的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马戏团的小狗经过训练可以准确算出训练师设定的题目,对于观众随机出的更简单题目却不会计算。如果说计算的过程是人的思维形成的过程。那么这是因为(   
A.人的思维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人脑
B.人的思维是一成不变的
C.狗脑难以产生所有的人类思维
D.狗脑只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
3 . 中华诗词包含的哲理博大精深,在关于人如何看待事物之间关系上,元稹曾以“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来劝诫世人。下列选项与该句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②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③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5-05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