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2021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表明(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个要素
③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8更新 | 122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试政治试题
2 . 冬天用严酷拒绝怯懦的犹豫,却用热情迎接勇敢的拥抱;夏日用烦躁拒绝急切的奢望,却用茂盛回报辛劳的投入。拒绝了冬天的严寒,也就拒绝了铸就坚强的良机;拒绝了夏日的烦躁,也就拒绝了支撑生长的土壤。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2022年是中国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自2020年以来我国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将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体现的哲理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④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高考的成功绝不是考场上的灵光乍现,而是源于平时艰难困厄练就的坚韧顽强。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坚守不舍之气,方能赢得始终。”这对高三学子的启示有(     
①坚持以质变开始,量变结束
②坚定信心,发展道路一片坦途
③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
④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了我国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的重大判断。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因此,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积小胜为大胜。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

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先规划后建设,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进步等互促互进。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什么要坚持规划先行。
(2)结合材料,说明《行动方案》中的要求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7 .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陈薇院士闻令即动,带领团队紧急奔赴武汉,在疫苗研发过程中经过反复试验、不懈努力,最终以“硬核”的研发成果,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体现了(       
A.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B.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开始的,积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8 . 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①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治大国若烹小鲜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但是人们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与材料体现哲理相同的古诗是(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古话说:“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下列说法中哲学寓意与之相通的是(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21-01-03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