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1 道试题
1 . 俗语中“六六大顺”“一帆风顺”“诸事顺意”等,表达了人们希望时时顺利、处处顺心的愿景。然而,顺境并不意味着成功。今天的顺境常常是从昨天的逆境转化而来的,但如果把握不当,眼前的顺境就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这说明(     
①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思想方法
②顺境与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身处逆境通过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④要学会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隋末唐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具有繁琐的完整工艺流程,包括制取印板、用纸张印刷、印后加工为成品的全部工艺过程。宋代的毕昇在雕版印刷实践中,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降低了成本,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①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否定的过程
③事物的任何量变最终结果都一定是质变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11月24日,二十届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针对体检评估发现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形成从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到体检评估的工作闭环,推动首都规划一步步从“愿景图”变成“实景图”。由此可见,首都规划建设要(       
①对体检评估发现的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抓住时机促使规划从“愿景图”变成“实景图”
③对规划坚持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认识秩序     
④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规划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8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星金考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猜题卷政治试题(五)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浙江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实际条件,找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这一深层次问题,确立了城乡一体化这条发展主线,谋划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从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在浦山村,七彩田园凭借诗意田园风光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点;在妙山村,由旧养殖场改建的水上乐园充满欢声笑语;在西塞科学谷,20余家科研机构坐落在绿水青山之间……如今,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3%,实现山乡巨变。在新的起点上,浙江将加快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致力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城创和美”的生动格局。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圆满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1)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在下图相应位置概括“千万工程”提出与实施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思维方法的具体表现。

2024-03-27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周口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5 . 自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启动拯救呼伦湖行动以来,呼伦湖的治理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呼伦湖生态保护和治理理念发生了三重变化:一是由“就湖论湖”转变为流域综合治理;二是由“九龙治水”转变为协调统一;三是在“稳量盯质”基础上更加重视建设水生态。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6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星金考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猜题卷政治试题(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间万事出艰辛。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主动迎难而上、不畏艰难险阻的“自找苦吃”的精神品质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神农尝百草、卧薪尝胆、韦编三绝、愚公移山等“自找苦吃”的经典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胜枚举;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西柏坡带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命题到北京“应试赶考”,从“春天的故事”到“走进新时代”,无不证实了“吃苦精神”是实现伟大征程胜利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20世纪60年代,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迎难而上,将红旗渠渠线延伸了最艰难的616米;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自找苦吃”、进村“读研”,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些故事为当代青年在基层励志成才提供了生动范本和鲜活教材。

“吃苦精神”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缺少在基层实践和锻炼的机会,缺少抗打击的能力,而基层的广阔天地为青年人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大舞台。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历史性机遇,青年人只有深入基层、“自找苦吃”,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青春,才能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和光荣使命。

(1)“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结合材料并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分析这句话蕴含的哲学智慧。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为什么要弘扬“吃苦精神”。
(3)请你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为弘扬“吃苦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7 . 10年砥砺奋进,10年伟大变革。1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以上;10年来,我国从制造大国加快转向制造强国;10年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10年间,中国形成了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10年之变成就了中国巨变。这表明(     
①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促成中国巨变
②中国巨变是对10年之变的彻底否定
③中国巨变为10年之变提供了准备
④中国巨变经历了量的不断积累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近年来,对于学生手机的管理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一方面,手机是学生联系家人、探求新知的有益助手;另一方面,学生存在沉迷手机游戏、视力损伤等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报告称,学生成绩下降与过度使用手机有关。这给学生的启示是,使用手机(     

①要顺应事物的存在状态,做到随遇而安          

②要坚持折中主义的立场,做到适可而止

③要从有益健康角度使用,防止因噎废食          

④要坚持适当使用的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6更新 | 5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9 . 中秋国庆期间,深港无人机联飞进行“月来越好·欢乐湾区”灯光秀表演,依次展现“海上升明月”“嫦娥奔月”“爱祖国、爱香港、拼未来”等图样,营造出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无人机编队使用“蜂群”技术(即模仿蜜蜂在一起飞行的状态进行任务执行)取得了突破,首次将巨幅美景呈现于夜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编队技术的发展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B.“蜂群”技术运用了检核表法
C.类比推理一定获得必然性的知识
D.知识迁移能够促进开拓性结果的产生
2024-03-25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银发经济也是热议话题。

2024年被认为是我国银发经济的元年。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到2024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再到我国首部以其命名的国家级文件,“银发经济”多次被“点名”。

我国目前有近3亿老年人,2023年老年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5万亿元。据预测,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30%.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精神等方面的需求都在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推动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也蓬勃发展。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为老年人服务的市场实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而服务好每位老年人,是政府、企业及全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说明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科学思维的特征”为发展银发经济提两条建议。
2024-03-24更新 | 4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