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1 道试题
1 . 历经万千风霜苦难的中华民族,蓄能成势,没有什么艰难能挡住她前进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速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现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注: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对应的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放在10年前,需要超过10%的增速才能实现。纵向比较,5.2%的增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 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宏观预计为5%左右,有外媒据此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顶’,无法再进一步”。请结合材料一和经济学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驳斥。
(2)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何“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示了独特而秀美的风采”。

材料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淮南子·主术训》)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举国体制与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条件相适应,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个别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发展,我国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威胁。如何继承与创新原有举国体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显得迫切而重要。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如何更好适应时代。
(4)有观点认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应对个别国家遏制的法宝。试结合政治学知识进行评析。
2 . 细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类微生物。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食品的变质、某些传染病的发生等主要是细菌活动的结果。通过多年研究,中国农业科学家发现,地球土壤中的细菌可以提高月壤模拟物中植物可利用磷的浓度,从而提升月壤肥力,促进植物在月球上生长。这一发现表明(     
①细菌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与功能
②细菌的客观属性是人们建立联系的重要依据
③人类对于细菌的认识随着细菌的发展而发展
④科学的发展坚持渐进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王建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科研工作中要有“坐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重大科研突破很难一蹴而就,做研究需要恒久的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不断地“熬炼”“锻造”,才能真正厚植学术根基、磨砺学术能力、升华学术品格。这启示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③事物的质变不一定是其量变发展的最终结局
④有正确价值选择,才能做出科学的价值研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漫画《应急需》(作者:刘曼华)中老鼠的想法反映了当下某些人(     

A.坚持求真务实,端正工作作风B.果断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C.精于投机取巧,企图双赢共存D.敢于辩证否定,反对墨守成规
2024-05-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5 . 建设性参与解决国际热点,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应尽责任。重视推动热点问题尽快降温,坚持标本兼治,防止升级外溢,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更不能短视功利、内病外治。由此可见,推动热点问题的解决需要(     
①承认联系的多样性,着眼于世界发展的长远利益
②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
③要系统地、辩证地分析根源,综合施策化解矛盾
④将矛盾的特殊性作为解决热点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6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6 . “高原效应”是指在学习某个课程、事物或者在某一个项目提高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但通过调整心态以及方法后,又出现了好起来的现象。你是否遇到过“高原效应”?如果遇到了,正确的做法是(     

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②善于创新,实现突破
③另起炉灶,从头再来
④以退为进,及时止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4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7 . 湖南省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湖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攻坚行动方案》规定,如果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指导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时每30~40分钟应休息或远眺10分钟。这说明(     
①合理控制量变能促进事物朝着有利的方面发展
②质变并不是变化的终结,质变之后会有新的量变
③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变化远远比自然领域复杂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坚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4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我国利用碳市场将碳减排目标直接分解到企业,使企业成为减碳主体,实现了对第一大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有效控制;碳市场为企业履行减碳责任提供灵活选择,降低了行业和全社会的减碳成本,随着覆盖行业范围不断扩大,碳排放资源在不同行业间优化配置,将终实现总减排成本最小化。这表明(     
①实现减排目标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部分
②设立碳市场凸显出新事物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事物
③有关量的减少比量的增加更能促进减排目标的达成
④通过量的积累和要素优化组合可以实现总减排成本最小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3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大豆锈病是世界大豆最主要的病害,其防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克隆大豆锈病基因是解决大豆锈病的有效途径。历经近30年努力,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从大豆中克隆出抗大豆锈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锈基因匮乏的世界性难题。这表明(     
A.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B.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D.实践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
10 .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浩瀚星空,几十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国星”正熠熠生辉。北斗卫星立项30年来的“三步走”一步比一步扎实,将58颗卫星一一送入浩瀚星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步量的积累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每一步都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成功的充分条件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从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