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普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民间有“牵牛要牵牛鼻子”的说法,如果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把握矛盾普遍性B.分清主流支流
C.抓主要矛盾D.把握矛盾特殊性
2 . 2021年12月27日,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联大主席耶雷米奇时指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世界大势总体稳定,但各种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这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统一
3 . 针对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等情况,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还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等,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野猪扰民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之后,猎杀野猪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野猪的数量急剧减少。直到2000年野猪成为国家保护动物后,野猪的种群数量才慢慢恢复。如今在一些地方,野猪因为数量太多,已经泛滥成灾,人类和野猪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面对这种现状,有些地区制定并实施定量捕杀野猪的政策。专家称,野猪扰民是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遇过适度捕杀来控制野猪种群数量是可取的。

作为农耕文明的特点之一,食用、药用野生动植物在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古代社会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今天的现实已完全不同,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边缘。人因自然而生,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也会伤及人类本身。

嗜食野生动物,是长期以来禁而不止的顽固陋习。不少人有“吃什么补什么”的错觉,有“吃什么养什么”的误区,有“吃什么治什么”的谬解:甚至有人不明就里地以为,吃猫能提振精神、吃蛇能强健身体、吃鼠能美发生发,为不健康的陋习提供了反科学的说辞。滥食野生动物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对待野猪问题的。
(2)学校举办“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请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2-10-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玫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党在多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的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在脱贫攻坚战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6 .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请回答第下列小题。

1.《意见》提出要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有利于(     
①消除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②让政府成为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③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强市场活力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这体现的哲学原理主要有(     
①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指出:总体上看,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态势对我们有利,共建“一带一路”迎来重要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奋勇前进。这说明(     
①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我们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8 . 毛泽东同志指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是基于(     
①斗争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②矛盾是普遍而客观存在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回避
③保持斗志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④人生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实现发展进步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1月19日出席“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指出:总体上看,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态势对我们有利,共建“一带一路”迎来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奋勇前进。这说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我们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绝对的、不可改变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野猪扰民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之后,猎杀野猪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野猪的数量急剧减少。直到2000年野猪成为国家保护动物后,野猪的种群数量才慢慢恢复。如今在一些地方,野猪因为数量太多,已经泛滥成灾,人类和野猪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面对这种现状,有些地区制定并实施定量捕杀野猪的政策。专家称,野猪扰民是生态环境向好的表现,通过适度捕杀来控制野猪种群数量是可取的。

作为农耕文明的特点之一,食用、药用野生动植物在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古代社会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今天的现实已完全不同,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边缘。人因自然而生,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也会伤及人类本身。

嗜食野生动物,是长期以来禁而不止的顽固陋习。不少人有“吃什么补什么”的错觉,有“吃什么养什么”的误区,有“吃什么治什么”的谬解。甚至有人不明就里地以为,吃猫能提振精神、吃蛇能强健身体、吃鼠能美发生发,为不健康的陋习提供了反科学的说辞。滥食野生动物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对待野猪问题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3)学校举办“保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请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