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为工厂量身定制最优方案,让机器更“聪明”;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借助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实现果蔬种植智能作业……虽然数字经济发展前期会导致制造业就业的缩减,替代程序式生产工人,但是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入融合,将催生创造出更多数字职业。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事物的矛盾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更好地认清事物性质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及次要矛盾的解决
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首次提出坚定“法治自信”。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源自《尚书·五子之歌》,意在劝谏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治理国家。从东周开始,是否合乎民心就逐渐成为政权合法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并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构成一整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话语体系。
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战国时期,孟子即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观点。《唐律疏议》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调处息争、天下无讼孔子曾说“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调处息争、以和为贵、天下无讼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司法活动。明清时期,民间争讼一般是先找亲邻、乡老、族长调解纠纷。民间调解不成,可诉至官府。

材料二   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曾被周边国家纷纷效仿,迄今仍颇具影响。世代相传的中华法典、博大精深的中华法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法治遗产,是我们保持中国法治自信的“文明资本”和“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法治模式,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同时也注意借鉴国外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治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当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厚滋养。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具体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新时代我们应如何坚定法治自信。
(3)坚定法治自信,关键是坚定宪法自信。请你就公民如何坚定宪法自信提两点建议。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高考模拟(五)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月19日,人民日报一篇《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文章备受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航指路。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目前,全国公布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1065片历史文化街区,确定5.41万处历史建筑;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一个个数据、一个个项目,感染观众,契合观众内心需求,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果。


(1)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革命文物、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具有感染观众、契合观众内心需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价值。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请就如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2-06-03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教育集团 2022届高考仿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

北京市自2019年开始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一条热线听诉求,全年365天、7×24小时快速受理群众反映。北京全市16个区、343个街乡、65家市级部门和49家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全部接入12345热线平台系统。通过对群众诉求的分析,改革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问题为突破口,解释到位,各职能部门解决到位,处置迅速。改革三年来,一批久拖未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北京“接诉即办”改革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树立了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


结合材料,说明北京“接诉即办”改革是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
2022-06-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