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顾名思义就是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通常在年初发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发布《第一号文件》。现在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中共中央2004年至2022年又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如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0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大会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努力化危为机,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解决一系列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培育强劲持续的发展新动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全会明确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目标;在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路径时,突出新发展理念,重点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分析全会作出以上工作部署的合理性。
2024-01-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保障粮食安全,应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水稻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之一,我国的山地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15%。为了提高山地稻田产量,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了“水稻上山”技术,但在研发之初,不少人对此技术产生了质疑,认为山上种水稻违背客观规律,还有毁林造田、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其实“水稻上山”是在原来的玉米和红薯地里开展,不存在开山毁林和破坏生态问题,其优点是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高的产量。

这种栽培模式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于海拔1 700米以下、降雨量1 200毫米以上水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而且,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四川、贵州、云南的山地,实践证明山地水稻平均亩产可达到350至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值得推广运用。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朱有勇院士研发和推广“水稻上山”技术的合理性。
2023-12-21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测评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建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长期的计划经济也积累了不少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东北需要突破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其中之一就是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这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应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了城市更新政策法规,探索多种实施模式积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惠民生——在城市建设中南京将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通过“街坊”小程序,市民可以在线选购商品、使用报事报修等功能……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彰人文——从北京崇雍大街到福建福州三坊七巷,从广东潮州牌坊街到重庆渝中戴家巷……多地在城市更新中把握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历史文化遗存,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促发展——天津市发布五年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中,结合各区资源禀赋、设施现状分别确定更新目标:环城四区形成生活宜居、生产高效、生态优越的优质承载地,外围五区由表及里带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津城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各地是如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
6 . 根据原料来源,我国食盐主要分为通过抽取地下卤水制成的井矿盐、通过海水蒸发结晶产生的海盐、在盐湖中直接开采或者通过盐卤水在盐田中晒制的湖盐。原料来源不同,会导致食盐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有细微差别。不过,无论原料来源是什么,食盐的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钠。下列对食盐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原料不同的食盐主要成分都相同,说明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②即使食盐原料来源特殊也依然具有普遍性,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
③任何一种食盐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强调,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上述主张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各国发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应该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也是现实的问题。我国的黄河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治理黄河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点,治理黄河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游要以水源涵养等为重点,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始终强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奋。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行之有效,既得益于论证和实施过程科学严谨,比如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之后再全面推广,也充分彰显我们的制度优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经济特点等,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在生态环境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还在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和举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绿色发展经验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9月FIBA官网上一篇名为《哪支球队最适合挑战美国队》的文章中,中国女篮排在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位置。那么,中国女篮成长的背后有哪些推手呢?自2017年起,许利民教练上任后就秉持着不破不立的思想,果断的为中国女篮“大换血",敢于使用新队员,为中国女篮赋予新鲜"血液”;如果某个队员出现了问题,许教练会把她的问题集中录制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练习;球队的心理教练黄菁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及信念,她说,当一个人站出来的时候,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站出来的时候,那叫担当。中国女篮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过挫折,但未曾畏惧过,就这样一路风雨地走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解读中国女篮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